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良心文学》
民营经济:中国现代文明突围的"活力密码

民营经济:中国现代文明突围的"活力密码

作者: 雷岳 | 来源:发表于2025-02-20 20:17 被阅读0次

  2024年2月1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通明,开年首场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强烈信号。"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的论断掷地有声,与四十六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按满血手印的冬夜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1978年那个寒夜,十八枚血手印揭开了一个国家命运转折的序幕。这个充满悲壮色彩的改革起点,不仅宣告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更预示着民营经济这支蛰伏三十年的经济力量即将破土而出。四十五年后的今天,当"两个毫不动摇"写入宪法修正案,当"民营经济31条"重磅出台,当新春首个高层座谈会聚焦民企关切,我们有必要穿越历史烟云,在改革与发展的长河中寻找支持民营经济的深层逻辑。

一、体制突围:从计划经济的困局到市场经济的破茧 

  座谈会上企业家关于"市场准入""产权保护"的建言,恰似当年小岗村民"包产到户"的大胆尝试,1956年公私合营的锣鼓声中,中国民营经济被贴上"资本主义尾巴"的标签。国营企业依靠国家调配的原料、资金、市场维持运转,却在效率与创新领域逐渐陷入困境。到1978年,全国工业设备利用率不足40%,国营企业亏损面达三分之一。邓小平在视察东北时看到的破败厂房与怠工工人,构成了计划经济体制危机的生动写照。

三、时代使命:新发展格局中的民营担当 

  座谈会特别强调的"人工智能+"与"新质生产力",正在民营企业中转化为澎湃动能面对美国技术封锁,华为海思的备胎芯片一夜转正;在新能源汽车赛道,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销冠。这些突围背后,是民营经济每年贡献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城镇就业的硬核实力。2024年2月18日新华社发文指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领域,民营企业已占据60%以上的创新投入。

  从1978年小岗村秘密立约的生死状,到2024年人民大会堂的春日座谈,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在时空交错中愈发清晰。当座谈会上重申"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这不仅是改革开放精神的赓续,更是现代国家治理范式的升华。正如小岗村的红手印曾撕开计划经济的铁幕,今天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大疆的无人机集群算法,正在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的突破口。这种生生不息的创新基因与制度文明的同频共振,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深厚的底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营经济:中国现代文明突围的"活力密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bpp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