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是一种很神奇的存在,它好像是人的触觉神经延伸到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捕捉到一些隐而未现的信息。有时候这种捕捉信息的能力能帮助我们获取有用有利的条件,仿佛精准的第六感在暗中神助,而有时过度敏感的解读却会使得人际关系或自我内心遭到伤害。即便在相同的环境下,每个人的钝感力也各不相同。这或许与每个人的天性后天生活环境以及不同的人生阅历都有关系,可也正因为这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所以每个人的钝感力和经历也各有各的版本,聆听别人的故事,能帮助我们借鉴宝贵的人生经验。
具体来说,譬如面对职场的压力,有些人会觉得超出心里承受能力而想要放弃工作逃避当下,有些人则整理心情继续前进,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甚至被提起也能感觉到他完全不被影响。这就是每个人面对压力和挫折时候的钝感力,有些人被击垮倒下,有些人自动屏蔽。当下的社会总是赞赏坚强的人,觉得他们是意志坚强的标杆,而对钝感力弱的人,则觉得他们自带负能量。其实这二者的区别,只是钝感力的差距。
很多长寿老人都会提到的保持长寿的秘诀之一,在于保持好心情或者凡事想得开。这也是一种有益的钝感力,它有助于我们保持精神的安定和愉悦的心情,而精神和心情的愉悦能使得控制人体血管的自律神经保持放松状态,人周身血管一直处于舒张状态,从而维持人体良好无阻碍的血液循环,有助于使人永葆青春,健康长寿。
根据加拿大诺贝尔奖医学奖获得者赛里埃的学说,除了我们平常所知的造成胃溃疡的常见原因之外,持续的精神压力和慢性疲劳也是造成胃溃疡的重要原因。有个实验就是将小白鼠关闭在阴暗寒冷的空间,不断的用小木棍去打扰它们,使得老鼠们保持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并不断持续。量变引起质变,老鼠的消化器官开始出现溃疡症状,精神开始衰弱。这个实验似人们认识到精神压力会直接导致胃溃疡。不过造成胃溃疡的精神压力一般是指的人生当下阶段难以承受的负担,或遭遇不幸,或突发变故,或生活重担等等。而那些促使人上进和自信的有益压力则不在此讨论范围内。
钝感力其实是是一种对人生成长有益的才能,作用有点类似于人的逆商,但并不完全一样。逆商侧重我们面对困难时是否能勇敢面对困难跨越过那一道道坎,钝感力则和敏感相对应,像是迟钝的力量。在我们常见的观念中,迟钝的状态给人不好的印象,像是木纳,不灵敏。其实恰如其分给钝感就和适当的敏感一样,不但不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反而会帮助人们更快更透的看清自己和别人以及人间世事。有些事需要我们灵敏的捕捉到对方的信息,有些事则则不需要太多解读,若是过度反倒是被贴上敏感,思虑过度的标签。这是就需要很好的钝感力。钝感力和敏感是一把双刃剑,用错地方或对象则会误伤。但原本也没有完美的人和人生,所以人一直都在自我的觉醒和成长中。相比而言,拥有较好钝感力人不那么容易受伤,也相对容易获得成功。
生活本就是一个大课堂,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努力向上的人生,都是在追求钝感力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