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英语课堂有效互动,有哪些具体的教师反馈策略?
教师反馈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应。教师反馈主要包括评价和纠错。教师反馈可以分为言语反馈和非言语反馈,亦可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教师反馈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发展状态,以便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教师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的综合表现,是教师反馈意识和反馈能力的具体体现。
一、保证教师反馈的激励性
保证教师反馈的激励性是充分发挥教师反馈的正向引导力,发挥教师反馈积极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二、保证教师反馈的及时性
捕捉最佳的反馈时机是保证教师反馈实效的关键。
三、保证教师反馈的真实性
教师反馈的真实性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恰如其分的反馈。
四、提升教师反馈的引导性
教师在进行反馈时要努力提升反馈的引导性。教师反馈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改进,只有富有引导性的教师反馈才能带来有效的改进。
五、提高教师反馈的艺术性
教师可以从反馈方式的多样化、重铸策略的改进和重复技巧的提升入手,努力提高反馈的艺术性。
(一)反馈方式多样化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学生学情,尝试多样化的教师反馈。教师要努力将言语反馈和非言语反馈进行有机的结合。教师还应坚持学生自我反馈、同学反馈和教师反馈相结合,情感反馈与知识反馈相结合,形式反馈和内容反馈相结合,显性反馈和隐性反馈相结合,形成性反馈和终结性反馈相结合,即时反馈和延时反馈相结合。
(二)改进重铸策略
重铸的反馈策略,即教师在不明确指出学生的错误的情况下,直接说出正确答案。为实现重铸目的,教师必须改进重铸策略,尝试使用启发、升调重复学生错误、元语言反馈或要求学生澄清等意义协商的方式引起学生对自己错误的关注。教师还应借助重读、圈注板书和重复正确答案等显性方式引起学生对正确答案的特别关注。教师还可以采取明确纠错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及时而明确的点拨。
(三)提升重复技巧
教师适当地重复学生的正确答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知识,引导学生重复来自同学的正确答案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益。
(202-20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