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一提起脂肪肝,大多人会想到肥胖、油腻、吃肉,中国脂肪肝中约90%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殊不知,你以为的养肝好习惯,恐怕会成为脂肪肝“帮凶”!
————吃 素————
大鱼大肉容易得脂肪肝,所以很多养生的人就选择吃素。
长期食素者,容易导致体内蛋白尤质其是脂蛋白的缺乏,就会造成肝脏转运脂肪发生障碍,使脂肪在肝内堆积。
素食者往往更容易感到饥饿,就会吃更多的白米饭、面包、饼干等碳水化合物来增加饱腹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以极快的速度转变为脂肪储存在各个组织及肝脏内。
另外,素菜的口感往往差强人意,为了可口,就用太多的素油,这样的饮食就太“油腻”了。
以上种种,都为脂肪在肝脏的储存提供了便利,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众多素食者比如寺院的僧人会罹患脂肪肝了。
————水 果————
素食太多易造成脂肪肝,那就拿水果取代正餐或蔬菜,这样的想法就更不可取了。
水果含有大量的果糖,大量食用会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
糖会兴奋大脑的快乐中枢和奖赏中枢,产生愉悦欣喜的感觉,而且肥胖人群比普通人更容易对糖“上瘾”。糖还能刺激大脑分泌“嘴馋激素”,同时减弱饱腹感,让人掉入“越吃甜 - 越发胖 - 越想吃糖”的“甜蜜陷阱”里。
大部分的果糖,其实会在肝脏被转化成及低密度脂蛋白(VLDL)。如果大量摄取果糖,那么VLDL就会大量地合成,来不及运出肝脏,就直接堆积在肝脏里面,形成脂肪颗粒,长期下来,就会造成脂肪肝。
水果虽好,也不要贪多呦!
————减肥不当————
在我国高达65%的超重者和90%的肥胖者存在脂肪肝。
最常见的减肥方法要属节食了。当人在饥饿的状态下,身体就会动员身体其他部位存储的脂肪、蛋白质来转化成葡萄糖。
这样一来出现的后果就是,人体中游离的脂肪酸就会增高,大量的脂肪会涌入肝脏,但是肝脏中又缺乏足够多的酶和维生素(胆碱)来代谢脂肪,就造成脂肪在肝脏中停留,引起脂肪肝。
减肥要循序渐进,合理膳食与适当运动才是科学的方法,急于求成带来不好的后果就得不偿失了。
那么,怎么才能避免脂肪肝呢?送上 5 条建议:
1、合理膳食
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摄入足量的蛋白质。
2、适当运动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多做有氧运动。
3、慎用药物
在选用药物时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尽量少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4、愉悦心情
保持心情开朗、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
5、补充矿物质及维生素
胆碱缺乏与肝脂肪堆积之间的联系已被知晓超过50年,胆碱作为肝脏脂肪的天然搬运工,目前研究中常见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动物模型都是通过胆碱缺乏饮食诱导建立的。
目前尚无防治脂肪肝的特效药物,早期的脂肪肝是完全可逆的。对于这些吃出来的病症,有时候类似硒胆碱的营养干预往往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