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三岁半的儿子在啃姐姐给他买的零食——烤鸡小腿,肉啃完后,剩下的骨头拿在手里不时地吸溜着,没吃够的样子。因为我一直控制他吃零食,也因为要到洗漱睡觉时间了,我就对儿子说:“墨宝,要洗脸刷牙了,把骨头扔了吧?”
儿子说:“不,还没吃完呢。”
“哎呀,都已经啃干净了,老吸溜一个骨头有啥意思。”
“我不。”
“你非常喜欢吃这个鸡小腿,对不对?”
“嗯,蜂蜜味的,姐给我买的。”
“可是要洗漱睡觉了呀,扔了好不好?”
“我不。”
我趁他不注意,就把骨头从他手里抽走,迅速扔进了垃圾桶。完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儿子立刻嚎啕大哭!指着垃圾桶说:“是你把骨头扔进垃圾桶的,还给我!”
我急忙说:“妈妈知道你很伤心,垃圾桶里都是细菌,不能捡回来吃了。”
儿子哭着说:“我不,我就要骨头!”
“那妈妈明天再让姐姐给你买一个,好不好?”
“我不!”
然后儿子继续哭,怎么哄都不行。
此时,我才意识到:这根被我“嫌弃”的小骨头于儿子来说就是极心爱的东西,我看似不经意的行为等于是“横刀夺爱”,已经伤害并激怒了他。他的哭是在向我表达:你这样做不对!
我搂儿子在怀里,诚恳地说:“宝贝,妈妈扔了你的骨头,让你很伤心,妈妈错了,向你道歉,对不起!以后妈妈再不这样了,行吗?”
听到“对不起”这句话,没想到儿子看着我一下子不哭了。我亲了亲他又接着说:“妈妈是担心晚上吃东西对牙齿不好,又因为到洗漱睡觉时间了,就有点心急,所以没有得到你的同意就把骨头扔了,妈妈现在知道那样做不对了。”
儿子点点头:“嗯”(算是原谅了)。然后乖乖地跟我洗漱去了。
很多时候总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的心里是非常明白对错的,就像我扔了儿子的东西而极力去哄,甚至于(口头)补偿,他就是不认账。他用哭在表达不满,表达应该得到的尊重,表达他在等我的那句“对不起”。所以,孩子的心不容小觑,我们常说要蹲下来和孩子交流,而“蹲”下来的应该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思想、态度和言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