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up读书会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作者: 宸嫣0802 | 来源:发表于2018-12-31 14:55 被阅读53次
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从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到蒋勋先生的《美,看不见的竞争力》,在不断学习中,你会发现,艺术是相通的。艺术家、作家、画家,不同领域的人,用不同的视角感知、体悟这个世界,尽管表达出来的文字不尽相同,但内心的意境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比如,艺术让人活得像一个人,艺术家可以把一切转化为美的频率。

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跟随子木的分享,我们再次走进艺术的世界。

活得像个人,才能感受美

蒋勋先生说,美,是一种感受,而这样一种感受只有当我们在活得像一个人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这样一种美。

“1942年冬至1944年春,我的家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看完电影《1942》,开篇旁白那种肃穆低沉的感觉一直浮现在脑海。

当人们的追求只剩下活着、不饿死,哪有时间和心情去谈论美。正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马洛斯需求层次的最低级就是“生存”,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温饱都保证不了,那么也不必谈其他的了。

从生存到生活,活得像个人,才能感受美。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生活美学、空间美学等概念已不新鲜,我们追求生活的品质,流淌着美的血液。

从玛雅历法看,2019年1月1日是黄星星的日子,整个2019年都是跟艺术、美学有关,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感受美。美,不仅仅是美景、美食、美人,我们还需要美的思维

比如,当我们作为消费者进入商场时,不要局限在要买什么东西。我们可以带着产品人的思维去想,为什么会买这个东西,什么特点吸引了我?同时,带着设计师的视角去想,如果我是设计师会如何设计这个商店。

子木提到这个点时,我脑子里想着,“啊?我怎么能有创意去设计?”写复盘时,我意识到这是对自己的否定,也是一个木马。下一次,或许我应该更敞开自己,去尝试一下。特别是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作这样的尝试。对孩子说:如果你是设计师,要给这里盖房子的话,你要怎么盖呢?给孩子一个站在源头去思考的视角。

美,是与创造有关的。

当你被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迷住时,有没有想过这神秘微笑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达芬奇是私生子,母亲因为地位卑微,在他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迫母子隔离。母亲、女性,在达芬奇生命中是一个模糊的状态。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不幸的原生家庭并未阻挡他成为优秀的艺术家。了解达芬奇的故事,你是否有这样的启发:我们没有办法拥有更多可能性,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更多可能性。我们身边不乏有人将不幸的现状归咎于不和谐的原生家庭,但如果我们看到另外一种可能性呢,看到那些比我们原生家庭问题更大、更糟糕的人,他们可以把这些痛苦、遗憾、不堪、难过、不好的过往,经过智慧的处理,创造成一种美感。就如同达芬奇一样,他把常人没法承受的原生家庭问题,经由智慧的、高度艺术的处理之后,变为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

正如同《文学回忆录》所述:艺术家可以把一切转化为美的频率,把一切痛苦提炼出来,以美的频率去传播和分享。

赏心悦目、漂亮得体是美,而那些最让人痛苦不堪、不忍直视的东西里,如果可以经由智慧的高度去处理的话,是可以在中间创造美的。所以下一次面对人生的痛苦、困境,我们是否可以尝试经由智慧的处理,让一切的一切创造出美感来。

美不在于多,而是因为懂得选择。

PPT怎么能做的美?简洁、留白。一切的美,肯定是有留白的。比如中国的山水画、水墨画,为什么充满着哲思?它们告诉我们,人生需要留白,不需要填的太满。只需要放一点东西上去,大家会用自己的方式解读。

杨绛、林徽因、张爱玲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先生的选择。

“在古建筑间穿行,在诗文中游走,漫步于红尘之上,淡定,从容,与世无争。”这是林徽因的选择。

“女人最高级别的自在,是忠于自己的坦荡。”这是张爱玲的选择。

这些生命中呈现美感的人生状态,不是在于多,而是在于她会选择。

美,是一种征兆,代表生气和活力。

我们想要提升审美度,给自己增加看不见的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放空、要节制

老子说,五音令人耳聋。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官处在被强烈刺激的状态,当我们的感官被外在夸张的东西刺激时,看似接触到很多讯息,但内在真正的声音是被关闭的。当听不到内在真实声音的时候,是很恐怖的,你会不知道你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热情在哪里,不知道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仿佛一颗漂流的水草,没办法掌控自己的生命。

所以老子说,五音令人耳聋,蒋勋先生说,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是谁的话,就要去放空自己。当放空感官时,会达到一种美妙的境界。比如在海边,如果你可以把身体放空,我们的身体就会形成变成一个巨大的音响,当海风经过时,会经过身体,因为同频共振,会发出奇妙的声音。所有的海风、海浪、海边的味道,都会经过你的身体留存在身体中,在那一刻,你会与那片海同频共振。

积累“美的库存

蒋勋先生说,现在之所以成为美学家,是因为在他四五岁时就被家人逼着背诵唐诗,这是他十分痛苦痛恨的事情。

但后来,他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儿时不懂的唐诗,到了生命某一个境界时,那些句子会突然出现,与他当下生命的状态同频共振。比如,20岁生日的当天,当众人散去,只剩他一个人在房间时,他失眠了,忽然想明白了什么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美其实是一个库存。它需要平常积累很多美的感受,然后在某个时刻,那个句子就会忽然出现。就好比你今天有一个提款卡,你要去提领钱是因为你存过钱,如果你没有存过钱的话,你提不出钱。美也是一样。

蒋勋说唐诗、宋词

从小没有美这个库存的我,该怎么办?从现在学习积累。同时,要在孩子很小时,给他建立美的库存。比如,多给他听音乐,多听唐诗宋词,给他听大艺术家的钢琴、小提琴。甚至可以把大艺术家的作品、画册都买回来,放在客厅里,孩子吃饭时可以翻看一下,玩玩具时可以瞄一眼。这样一点不经意的动作,常年累计起来,就会变成一个厉害的审美力。

经年累积,当他某一天精神极度空虚时,有一个可以让他继续生存下去的东西,可以让生命更加丰富和圆满的东西,这就是美的库存的作用。

“物我两忘”地去看展看画

在子木分享时,我也有这种感觉,分享学习了这么多,当我在看画、看展时,我还是不知道怎么看啊?

那么,庄子讲的物我两忘是最好的解答。你在看花的时刻,忘掉你在看花,而好像在看自己。就是说,虽然是在看花,但是从花的身上看到了生命的灿烂,所以也引起了对生命的向往,原来我们也是可以活成这样一种极致的美的。我们是在通过花看自己。

遂迷,不复得路

早在课本中学过《桃花源记》,却不曾从哲学角度进行过司考。

蒋勋老师说,他最喜欢这句“遂迷,不复得路”。

渔人作了很多记号,为什么还不复得路呢?当“心进来”的时候,有一种东西反而会让人看不见,那就是天机。没有心机,“忘路之远近”时这个东西自然会出来;可是一有了心机,它马上不见了。

当你是坦荡、清白、一清如水的状态时,就会看到人间、人性最美的东西。可是当有了心机,就会不复得路。

我们常常有“遂迷,不复得路”的状态,所谓的迷失,就是你执着了,你刻意了,于是你就是要的东西就偏偏找不回来了。

蒋勋先生

蒋勋老师说,当他写诗或者作画的时候,最好的句子和笔墨来的时候,往往是自己不知道的。当你无所为而为、生命完全放松的时候,才会来。当刻意的时候难免会变得做作。在美的世界里,老子的无为而为,这样的感觉的确是很难的。

写到这,再次想到了《文学回忆录》,“我笔写我心,我笔画我心”。艺术果然是相通的。

美,是一种感知,潜藏在每个人生命中。当它被挖掘,被激发,便会变成一种使人安定的力量。

相关文章

  •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大家好,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三个月前,我有幸读到蒋勋先生的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 用心领悟,慢慢欣赏

    ——读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随感 这两天,宅在家里读蒋勋的《美,看不见的竞争力》。先生那通透、由浅...

  • 读后感丨哪哪都是美 ——读《美,看不见的竞争力》有感

    美,需要理由么? 大家对美的评判又是怎样的呢? 美是一种竞争力吗? 蒋勋的这本《美,看不见的竞争力》是大学课堂上老...

  •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蒋勋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关于美和竞争力好像放在一起不是那么协调,很多时候可能看着都会有些矛盾。 在这里谈到的美,并...

  • 等候幸福

    美是看不见的竞争力。 善于发现美,才是生活的赢家 美,潜伏于每个人的生命当中。珍惜美,就是珍重自己。 一个可以安心...

  •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你觉得我美吗? —当然美。 —有多美? —像等了大半夜的昙花突然绽放的瞬间那么美。 我对象常问我诸如此类所谓“恋...

  •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自从几年前,朋友给我推荐了蒋勋老师讲的《红楼梦》,我就成了他的忠实粉丝。不仅听了很多有声书,演讲,艺术课程,还陆续...

  •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鞋子开了胶,我拿到街边的修鞋摊去修。修鞋的中年男人腿是瘸的,相貌也丑陋,看上去让人很不舒服。 修鞋人看了看我的鞋说...

  •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蒋勋说:“美是未来社会最大的竞争力。在这个吃得好、穿得暖的时代,审美将是拉开你和他人内涵差距的重要因素。 美,是一...

  • 《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吴冠中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现在很多人穷,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 没有恰当的审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ai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