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解密上下求索历史.地理.人文
这几次航海活动简直就是中国古代史的缩影

这几次航海活动简直就是中国古代史的缩影

作者: 18d1745e2fa9 | 来源:发表于2018-03-18 18:36 被阅读15次

㈠秦始皇四次江海巡游

秦始皇作为封建王朝的开辟者,为巩固并加强其中央集权,在统一中国后曾五次出巡。除了第一次是在陆上巡游之外,其余四次都是走的水路。这是我国古代史上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航海。在秦始皇第四次巡游后,为解决北方驻军的粮饷问题,秦始皇发起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海上漕运。在第五次巡游中,秦始皇先后乘船航行于长江与黄海、渤海水域,环航了山东半岛。

㈡徐福东渡日本

徐福是迄今有史记载的东渡第一人。公元前219年和公元前210年,为了给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徐福先后两次东渡出海。徐福在东渡日本期间,促成了一代“弥生文化”的诞生。那时,日本还没有文字,也没有农耕。徐福给日本带去了文字、农耕和医药技术。为此,徐福自然成了日本人民心目中的“农神”和“医神”。

㈢汉武帝七次巡海固海防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开拓型皇帝,随着文景之治的成功,富裕的大汉朝开始向海洋扩张,同时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沿海地区,汉武帝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水师。从公元前110年到公元前89年,他曾亲自七次巡海航行,并以军事实力扫清发展航海事业的阴力,畅通了沿海全线的海上航路。汉武帝七次巡海,不但年距很近,有时一年一次,而且直到他死去的前两年,在69岁高龄时还在巡海。

㈣东晋法显天竺求法探险路

法显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他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公元399年,法显以年近花甲之高龄,西行求法。足迹遍及今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等中亚地区。在学成之后,踏上了航海归国的艰难征程。法显历经3年艰难的航海生涯,终于在412年7月间回到了祖国。回国之后著有《法显传》,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远洋航行的纪实性文献。

㈤唐朝鉴真东渡日本

鉴真是唐代著名高僧。自公元743起,至754年止,鉴真在11年内先后6次东渡日本,历尽苦难,备受艰辛,在中日两国友好的航海交往史上留下了永世不灭的千古美谈。

在鉴赵圆寂后16年,日本奈良时代的著名文学家真人元开受鉴真弟子思托等委托,写下了中日古代文化史上的光辉名篇——《唐大和上东征传》。这本著作生动地记叙了鉴真的光辉一生,其中关于他6次东渡的描述,对于研究唐代对日本的海外交通政策,唐代中日双方的造船术与航海术的发展水平与曲折变化,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历史材料。

㈥宋代徐兢出使高丽

徐兢,是北宋著名的航海活动家,1122年,宋徽宗得知高丽国王俣去世,由王子登位,即委任徐兢等一行兼作吊丧与贺喜的特使,前往高丽。归国后,徐兢撰写了一部航海纪实性著作《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此书不仅生动地显示了古代中朝之间的友好睦邻关系,为研究古代高丽的城邑、山川、风俗、典章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㈦明朝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也是世界航海史上杰出的先驱者。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组织规模空前的远航船队,七次下西洋,足迹遍及东南亚、南亚、印度洋沿岸、非洲等三十多余国。

郑和七下西洋是在一个十分广阔的海域内进行的航海活动,在15世纪初期进行如此大规模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奇迹。郑和下西洋维护了海洋安全传播了先进的中国古代文明,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完善了印度洋航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几次航海活动简直就是中国古代史的缩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fy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