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学会做中国人
问:
冯叔,假期我去了一些亲戚朋友家,发现大家接人待物的方式有很多不同。这也让我觉得,自己在接人待物、为人处事,以及与人沟通方面,还有待提升。您有什么建议吗?
冯叔:
特别重要的一点,学会做中国人。
这个话听起来好像有点怪,也许你会说,「我生长在中国,难道我还不会做一个中国人吗?」
事实上,很多人真的不会「做中国人」。我们是一个讲究仪式、重视
面子的民族。在我们的文化里,面
子很重要,人情很重要。所以,你怎么给人面子,是沟通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而且,越是传统的社会、乡土的社会、封闭的社会、古老的社会,面子越重要。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谓「人情练达」.就是能在面子之间游刃有余,在面子和里子之间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
鲁迅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
面子是中国人的精袖纲领,就像头
上的辫子,抓住了辫子,他的身体就会跟着过来。可见,要紧紧抓住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这个面子,才
可以打开一个人的心门,从而在沟
通中更加进退有度、游刃有余。
比如说,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
对吧?这是我们的面子文化中一个
很小的要求。
还比如说,该帮助人时要帮人,该用道德来说话时用道德来说话,该
用情感说话时用情感说话,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沟通方式,跟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的不一样。
我认识一些海归,在国外生活很长时间,回来后,用中国人的方式交流,有时候反倒不大习惯,甚至出现一些交流上的障碍。
所以说,要学会「做中国人」,按照中国人的沟通方式沟通。
这就是冯叔讲的沟通,入乡随俗就是用本地人的沟通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