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到第二节“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在这一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到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公开课,上的非常成功,听课的教师们和是党员,本来打算在课堂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近年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丙烯近期的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听课的老师说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问他这节课花了多久的时间来准备?
回答是“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呢,只是沧海之一粟。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
是的,我特别赞同这个观点,只有持之以恒地读书,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让学生沉浸在自己的课堂。 记得去年刚开学时,向上海的朱煜老师请教怎么带一年级的班,朱老师教我们,想办法把课堂上得有趣一些,随身带一些奖励贴纸。怎样把课上得有趣生动一些,我想其实就是要自己不断学习,多读书,把“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才能为孩子们打开视野,吸引孩子们爱上自己的课堂。
今天的复习课,孩子们读词语总读不准,我跟孩子们开玩笑,“是不是你们的眼睛也像孙悟空一样被黄袍怪吹出来的风沙迷了眼睛,迷了心智”,我们用《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黄袍怪中的闯关游戏,请“文殊菩萨”来帮忙,有个孩子来帮忙,还是没读准,我笑笑,看来猪八戒请了个假菩萨,真菩萨在哪里?孩子们很积极,我请大家先试着多读几遍,再请真的文殊菩萨来读,果然孩子们读的兴致很高,读得也准确不少。
如何让孩子们爱上自己的课堂,我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