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
为了痛苦而痛苦
一位女士,丈夫每次喝完酒就会打她,居委会介入后依旧没有改变,后来到居委会介绍来到咨询室,叙述中委屈的眼泪直掉。
咨询师问:“这么痛苦为什么不离婚呢”
答:不喝酒时挺好的,我们还有孩子
咨:那他打你你不会跑吗?
来:他喝醉了,担心他渴了、或被自己憋死
咨:那你需要我帮你什么呢?
咨:他一喝酒就打你,可你不跑又不想跟他离婚
本案例中素因:可能来访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做贤妻,不能忤逆丈夫、就算丈夫家暴也不能离婚
诱因:丈夫喝酒,也有可能是丈夫喝酒了来访的碎碎念让丈夫感觉受挫了,转为攻击,在挫折-侵犯学说中,侵犯行为都先因为感觉被侵犯了。
维持因:为什么丈夫喝酒家暴会维持下来,一般女性被家暴可以选择逃跑或者离婚等。
咨:那每次丈夫打完你之后,都会做什么?
来:第二天会道歉,对我语气也温和、温柔了。
咨:你很喜欢丈夫对你温柔、温和,就原谅他了?
本案例中,来访者被家暴的痛苦被丈夫打完她后态度变得温柔、温和而替代。是体验丈夫对她的温柔温和,所以维持着,也就是给丈夫每次打她的机会。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不妨采用3P归因来考虑,即素因、诱因和维持因。因为这样的思考和分析框架便于构思防治计划和适当的措施。下面对三者简单的分析:
素因:
● 遗传和先天因素,围产期不利因素;
● 身体(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和健康的历史(残疾);
● 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亲子)的关系及教养情况;
● 学校教育及师生、同学关系;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响;
● 个人的经验(经历和体验)和人的特点。
诱因(诱因是对精神障碍的发病通常起扳机作用):
● 生活时间(这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凡是生活中发生的、可以相对清楚地区分出来的一件事,都可以视为生活事件,小到某次电视节目中看到的夫妻不和或暴力事件、偶然一次与人口角,大到离婚、亲人死亡,都是生活事件);
● 身体(包括神经系统)疫病对病人的直接、生物学的影响(病人对患者的态度和心情、行为反应则数生活事件)。
维持因(这是临床医生要对付的主要因素):
●素因和诱因的不利作用的持续存在;
●本人对精神障碍的认识态度和反应;
●家属及其他关系人对患病的态度和反应;
● 本人所在单位对病人的态度和反应,如因病而至休学、职业性质改变、失业等;
● 受歧视;
●医疗情况;
● 同时存在身体疾病或其他精神障碍(共病)。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