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蜂蜜真假鉴别
2020年的木桶土蜂蜜,连秦岭一白也掉进坑里了!

2020年的木桶土蜂蜜,连秦岭一白也掉进坑里了!

作者: 秦岭一白 | 来源:发表于2020-11-13 20:57 被阅读0次

今年的木桶土蜂蜜产量,只有去年一半左右。

七八月份的雨水较多,好在九月份天气晴朗有所弥补。怎奈国庆假期阴雨不定十来天,开箱取蜜时状况很惨。

经常割蜜的西山地区,今年很多家庭颗粒无收。他们看着蜂箱里的大量空脾,剩余的蜂蜜勉强充当越冬口粮。

人定胜天,对天然蜂蜜来说几乎很难。

蜂群越冬问题,最开始的科普文章已有说明。

《国产蜂蜜还能不能吃——白糖篇》也有详述,从花期转场、阴雨天气、取蜜不当、越冬饲喂方面进行普及。

白糖几乎成为养蜂业无法避免的问题,这也是国内大环境特性所决定的,关乎身家性命很难单纯用道德评判。

吃白糖的蜂群,自然不如吃蜂蜜花粉的。

厚道些的蜂农,会自留底膛蜜去喂蜂群。

根源,是活框规模性的问题。

木桶土蜂是捎带散养的,而且在野外分布凌乱。每家百十斤的产量都很难卖出去,鲜有费工费钱的倒贴情况。

正因为规模散碎难以盈利,所以沦为留守老人的顺手活。他们对待蜂群的感情,和规模化蜂场近乎两种行业。

类似于传统手工,年轻人往往不愿接力。

今年在西山地区,秦岭一白只取到二百多斤蜜。

木桶土蜂完全取决于气候状况,蜂蜜整体品相比去年略低。加上那段时间气温较低,过滤的难度也有所增加。

《蜂蜜上层有些小黑渣,到底还能不能吃》有说明,捣碎巢蜜用细网过滤出液体蜜,关键步骤在于外界温度。

蜂蜜在温度低时会变浓稠,巢脾碎屑很容易堵塞网孔。写那篇文章时还给新手支招,结果自己今年就着道了。

遭遇气候不稳定,人力作用其实很微薄。

此前说过加工厂的做法,先将原蜜装进大罐里预融,受热变稀后进行过滤浓缩,最后的成品外观会非常漂亮。

秦岭一白没有相关设备,只有一台手动挤压的压蜜机。更何况区区几百斤蜂蜜,管路残留至少要损耗数十斤。

就像那篇文章中所说,吃巢蜜为的就是嚼蜂渣,一口下去能嚼出好几个口香糖,巢和蜜都是蜂群酿造的物质

只有木桶土蜂完全自然筑巢,过滤蜂蜜后留下的蜂渣会被熬成蜂蜡,除了用来招蜂以外会被加工成活框巢础。

尽管理由万万千,瓶装蜜里的小黑渣有碍观瞻。

去年十月份取的老蜜,今年八月份提前卖完。

很多老客户耐心等待新蜜,赶上这样的年景也很无奈。秦岭一白忙着带娃有些疏漏,个别蜂蜜里残留小黑渣。

按照以前的经验闷头操作,过滤到桶里的光线比较阴暗,装好瓶对着窗户拍照片时,才发现残留黑渣的问题。

蜂蜜在桶里静置数日,小黑渣逐渐漂浮到最上层。

所以开始灌瓶的黑渣较多,挑出来留着自己吃或送亲戚。用勺子灌装时搅散的小黑渣,就跟着蜂蜜混进瓶里。

看着个别悬浮的小黑渣,木已成舟都没办法返工。秦岭一白发朋友圈说明情况,收货不满意由我负责退货运费。

尽管没有一个人退货,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内疚。

蜂蜜品相略差,这是老天的事。

没有彻底过滤,这是我的失误。

唯一补救办法:静置数日等待黑渣浮上来,用勺子刮掉上面浅浅一层。

写出近百篇蜂蜜文章,却被自己的粗心大意打脸。

第一批土蜂蜜做巢蜜没影响,挑选出来黑渣略多的瓶装蜜,其他的已经全部发完,深深感谢大家理解包容。

西山地区收获惨淡,后续土蜂蜜在陇县周边。宝鸡北面单向近两小时车程,气候雨水影响没有西山那么大。

今年的气温比往年偏低些,国庆期间又遭遇十来天阴雨。从陇县割回来的蜂蜜,比之前西山的更不好过滤。

不用马后炮补救了,直接开空调提升温度。

第二批蜂蜜解决掉黑渣问题,代价是成本直接上涨。我希望蜂蜜和文章能够精品对等,身心安处是吾乡吧。

对于西山的父老乡亲,祝愿他们明年能大丰收,我留下话:如果有其他好品质山货,我抽空过去现款收货。

新蜂蜜已经开始结晶,新一场轮回也开启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年的木桶土蜂蜜,连秦岭一白也掉进坑里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mb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