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少有人走的路身心灵
想摆脱思维的诟病,还不启用内部的观察者?

想摆脱思维的诟病,还不启用内部的观察者?

作者: 大珍小爱 | 来源:发表于2017-09-24 22:02 被阅读78次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会影响着他的思维模式。

长大后经常听别人说思维是很厉害的武器。

的确,思维如果被正确利用,那么它将是一个超强的工具,但利用不当则危害性极强。

但最要紧的是,也许不是你利用思维的方式不对,可能基本上你根本没有利用它,而是它在利用你,这就是一种病态。

比如你看到一个男子在大街上对一个女性破口大骂,你可能想都不想就会觉得这个男的很粗暴,脾气很差,你瞬间对他非常的嫌弃。

但如果你知道,就是因为这个女子的肇事逃逸导致了男子亲人的丧亡,你就不会有前面的想法了吧!

但我们就是很擅长在不明白事情背后的缘由的情况下就粗暴评判对方,给对方下定义、贴标签。

这种情况就是脑海中的固定思维在领着你走,是它在利用你,但你如果没仔细深入的思考,可能就很难反应过来。

那么现在,像电脑扫描病毒一样扫描你自己脑海里有哪些惯性思维是一直在控制着你、利用着你并阻碍你身心发展的,然后把它们揪出来。

你会惊讶的发现,原来在很多场景里就是这些惯性思维在领着你走,而你也像被催眠者似的无意识的跟着它走,这些情况都是思维在利用你。

因此我们需要定期抽出时间彻底找出自己哪些思维模式已经被定型化,因为这些思维模式就像是身上越长越大的肿瘤,它们的存在可能会让你自卑、胆怯、恐惧等等。

让你一次次跟一些机会擦肩而过,有时还会让你失去了对自我的控制,久而久之可能会让你的生活越来越喘不过气来。

找出这些模式,就像拿着手术刀解剖自己一样,面对自己的病灶必须要有向自己开刀的勇气。

那么当我们找出它们之后要怎么做呢?是为了摆脱它们的控制而抗拒到底吗?千万不要

如果你对它们坚决抵抗,那么它们也会顽固的跟你抵抗,如此一来就算你把它们赶出了大门,它们可能又会从后门或者窗户偷偷溜进来。

你要做的就是好好观察你的思维,并试图利用好它。

经常问自己,我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事情?

然后启用内在的观察者,观察你的思维,倾听你大脑中的声音,特别关注那些重复性的思维模式,清醒的意识到在各种场景里,你没有刻意留心的时候,你的思维是怎么领着你走,怎么控制你的。

去观察自己的内在思维,但不要去分析,评判,谴责它。

你将会很快的认识到:那里有一种声音,来自你固定的思维模式,而你此时在这里倾听它,观察它,监控它。

这是一种自我存在的意识而不是思维,它超越了你的思维。

随着你倾听思维,你会感觉到这种思维之上的一种意识层面的存在,那便是你最深的自我

于是,这种思维慢慢的就丧失了它的力量,而且慢慢的消散。

因为你不再通过对这些思维模式的认可而为其注入活力,这是不自主以及强迫性思维终结的开始。


经常有创意性的想法,我在这里,你在哪里?

相关文章

  • 想摆脱思维的诟病,还不启用内部的观察者?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会影响着他的思维模式。 长大后经常听别人说思维是很厉害的武器。 的确,思维如果被正确...

  • CollapsingToolbarLayout 与Recycle

    重点:启用嵌套滚动,参数启用为true以从此视图启用嵌套滚动调度,否则为false 内部嵌套的recyclervi...

  • 思考长远,但尊重细节

    每当我碰到一些纠结到难以做决定的事情时,我就会启用终局思维,用更高纬度的视角去看问题,从而摆脱各种考量之间的相互纠...

  • Win10系统Ping端口及利用telnet命令Ping 端口

    一、先启用telnet命令。 这个命令是默认没有启用的。直接在cmd中使用telnet命令时,会提示 ‘不是内部或...

  • RxSwift-dispose销毁者源码分析

    当序列发出error 或者 completed 事件,观察者就不能继续响应,内部做了什么? 观察者返回的Dispo...

  • 观察者模式js实现

    参看书籍JavaScript模式第七章设计模式我的理解:观察者模式又叫订阅/发布模式。被观察者(发布者)内部需要有...

  • 2019,你过得好吗?

    2019年,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这一年,你过得好吗? 还不错! ​这是我的回答。 逐渐摆脱学生思维,独自面对生活...

  • 十二年了!大家还记得上一个鸡年春晚的《千手观音》吗?

    2017年的春晚结束了,今年的春晚启用了大量的当红艺人、小鲜肉等,节目播出之后反响还不错。今年是鸡年,这让我不禁想...

  • 2020-10-13

    孙文娟 焦点解决64期 分享第278天 当我们陷入解决问题的思维中的时候,比如想摆脱颓废的状态,想减肥,想让孩子不...

  • 家长的诟病

    家长对于孩子的宠爱那是毋庸置疑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成为人中凤雏,对孩子甚至倾其所有,但往往事与愿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摆脱思维的诟病,还不启用内部的观察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tk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