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歌,声律

诗歌,声律

作者: 卿真 | 来源:发表于2020-11-13 06:42 被阅读0次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所属分类:尚书发布时间:2018-11-06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注释】

选自《尚书·舜典》。

诗言志: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志:意,思想。

歌永言:歌是延长诗的语言,舒缓地徐徐地咏唱,以突出诗的意义。永,长。一说通“咏”。“永言”即咏唱诗的语言。

声依永:声音的高低又和舒缓的咏唱相配合。声:五声,即宫、商、角、徵、羽。依:伴随,配合。永:舒缓的咏唱,长言。

律和声:律吕用来调和歌声。律吕:六律六吕。六律指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指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和:应和,协调。

【赏析】

《尚书·舜典》记叙了古代帝舜的光辉事迹。舜曾任命夔为乐官,说: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意思是:诗用来是表达人的思想怀抱,歌用来舒缓咏唱的语言,五声要根据唱的歌词来选定,六律要与五声相和谐。

舜对诗歌和音乐的理解非常精当。其中“诗言志”反映了早期人们对诗歌本质特征的认识,也是贯穿中国诗歌史最有影响的创作主张,朱自清先生曾称其为中国诗论“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序》)。

“诗言志”中的“志”,指思想、志向、抱负等。先秦的言志,是要求诗歌表现人的志意,强调诗歌作为政治伦理工具的性质,提倡“事父”、“事君”和“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以实际上讲的是“政教”,即儒家之道。 从荀子起,才开始注意到“志”包含有“情”的内容。荀子既主张“言志”,又十分重视艺术由情而生、以情感人的特点。他一再反对不重视人的情感表现的观点,主张言志和感情是相统一的。

到汉代,人们对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本质特征的认识更加明确。如《毛诗序》提出“诗者,志之所之也”,同时又强调,“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汉书·艺文志》也在“诗言志”后,又强调说“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明确将情、志并举。汉代刘歆《七略》更明确地提出了“诗以言情”的主张。有人甚至认为,“言志”本身就包含着抒发感情。如汉代王符说:“诗赋者,所以颂丑善之德,泄哀乐之情也。”但又强调要对感情给以严格的限制,如《毛诗序》主张“发乎情,止乎礼义”,要求诗歌的“情”必须符合封建礼教的伦理道德规范。

汉末以后,抒情诗歌大量出现,诗歌中言情的特点更为突出,人们对诗歌的抒情特点也更加推重,于是晋陆机提出“诗缘情”的理论(《文赋》)。诗缘情侧重抒情,并不排斥言志。但由于“志”长期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情”被视为与政教对立的“私情”,因而诗论中出现了“言志”与“缘情”的对立。

自《毛诗序》后,六朝的刘勰、钟嵘等理论家基本上都承情志之说,主张情、志并举。唐代孔颖达进一步认为,志与情是一个东西,言志与缘情并无本质的区别。他在《左传正义》中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以后从唐白居易到清代叶燮、王夫之等,都坚持情、志并重,使“情志并举”论成为中国古代诗论“诗言志”说的主流。其支派尚有重情派和重志派。

重情派偏重抒情,对诗歌的政治教化作用有所忽视,但对诗歌艺术规律的总结贡献较大。他们强调感物吟志、为情造文,言志与审美相统一,重视诗歌的社会作用,要求诗歌真实地反映现实,达到文质并举、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等等,正确继承和发展了“诗言志”的传统,丰富了“诗言志”的理论和内容,对历代文学理论和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重志派即重理派,代表诗人为裴子野、及宋代的理学家等。

相关文章

  • 诗歌,声律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所属分类:尚书发布时间:2018-11-06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

  • 寒泉谈诗词(二)—— 古代诗词的音韵声律和结构

    古代诗词讲究音韵声律。我们在阅读鉴赏时,就需要懂得一点音韵声律的知识,从而体会诗歌的内容,品味诗歌的意趣。古代诗词...

  • 夜谈:诗家语4

    诗家语之声律协美 诗歌讲究声律和谐,声律协美是“诗家语”的重要特点。主要表现在诗律之押韵、平仄、四声以及节奏上。梁...

  • 【竹韵格律学堂】第一百二十八课 ‖诗词的声律与情感

    主讲/ 边义老师 诗词的声律与情感 音节的组合、平仄、对仗和押韵是中国古典诗歌音律美的四个要素,但古典诗歌的音韵美...

  •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单元教学的尝试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第三单元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旨在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

  • 从《琴操》看《诗经》的继承

    诗歌与散文的最大区别,诗歌是具有悦耳动听的音乐性,而散文不具有明显的音乐性。格律诗,其实是包括声律和格律两个方...

  • 【渔阳绝句十二法】60、第九法之七

    诗歌的声律、病犯说,是南朝齐时沈约等人最早开始研究的。《南史·陆厥传》云: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

  • 在一片混乱中教会了宝宝《声律启蒙》第一篇

    《声律启蒙》读起来如诗歌般朗朗上口,用词简练易懂,对宝宝形成良好的语感,有着重大的作用。 我们想尝试着教宝宝《声...

  • 近体诗

    自齐代永明“声律论”兴起之后,诗歌的创作开始讲求对偶与格律,实现抑扬顿挫的音乐之美。它对唐朝的近体律诗与绝...

  • 打油亦是可成诗

    打油格律莫强求,声律成诗顺口溜。 权当诗歌来阅读,明了意思不用愁。 杂诗形式可选择,省时省力乐悠悠。 莫道打油为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歌,声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am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