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有点小时间,在抖音上看了囧妈,从头到尾给我感触挺大的。
徐大导演前面几步“囧故事”留下给我们估计都是笑点,笑笑过后好像就没有什么了,可以说我们娱乐了,开心了。可是一部《我不是药神》给我们反馈了社会的事,让有关部门开始反思与行动,这何尝不是电影的力量。
而这部反馈的是我们的家庭,亲情,教育,婚姻……
如果说《药神》反馈是社会,那《囧妈》反馈的是个人与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我们难免找到共鸣。
首先,伊万妈这样的妈妈,好像说的就是我们父母(庆幸我不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太多这样的父母了,简单一句话,就是管得太多了。因为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孩子,哪怕他们成家立业,哪怕他们到古稀之年,在他们心中永远是他们心中的孩子,所以要管着他们,为他们操碎了心。当然,他们这样也是有原因的——婚姻的不幸。那一辈的人很少有离婚的想法,就别说真离了,所以不幸福婚姻里的两个人都是相恨相杀的。所以才会把自己的幸福寄望在下一代,他们以为这样就是为他们好,然后孩子也应该听他们的。庆幸,最好,伊万妈放下了,说了最后一句,“我的伊万不是小孩了,他是大人了”。
再说伊万这样的“孩子”,我们中国太多了“妈宝男”,一开场就说了他们的婚姻走到尽头,离婚收场,原因他们聊不到一块,没有共同语言,这样的聊天真要命。
上面分析那么多伊万妈,其实也是说明了原因。什么样的妈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毕竟她带大的,各种思想与行为“遗传”的。如果他们没有离婚,估计也是走他妈妈的路,然后代代相传吧。
庆幸,最好他们都和解了。
伊万终于表达了爱,拥抱了妈妈,知道婚姻不是控制与索求,而是学会接纳与宽容。
最后“创口贴”留下了喜悦之泪,他开始懂了,我想作为女人离婚已经不重要了,这个就让我们想象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