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词林诗海简海拾贝
道德经后记(一)(共三篇)

道德经后记(一)(共三篇)

作者: 林海之蓝 | 来源:发表于2020-11-30 02:52 被阅读0次

道德经后记(一)(共三篇)

文/林海

        自然规律大堂登,智慧玄门智慧升。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驾云腾。

        道,是自然规律。德,是先天的资质,它如同天平的支点,起着协调作用。

      德与智慧不同之处就在于,智慧是运用的过程反映,而德是先天的反映,德,就是天德,是神化的德,属于天地的理性。

          老子认为,人的智慧只有同神化的德相呼应,才体现出智慧来。道德的意思是规律与调节的结合,德是本质,智是表象。其实,天不存在理性问题,因为天地的运动是恒定不变的,不具备调节功能。它的所谓调节,均在运动中体现出来,如四季的变化,日夜的更替……

          用哲学来讲解道德经,哲学是一门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学问。老子的道德经太伟大,太高深,有些理论用哲学无法讲解,加上本人天心愚钝,不懂神学。所以,有些问题只能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来解答。

【七绝】后记(一)

文/林海

自然规律大堂登,

智慧玄门智慧升。

道德经书知道德,

有无万物驾云腾。

平水韵十青   


        后记(二)

道的显现

文/林海

        保持心静自悠悠,智慧玄门智慧酬。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共风流。 

          得道之人,沉默寡言。因为,道性静,必然喜静,静必然话少。

          得道之人的举止风貌,一,是稳重。二,是谨慎。三,是庄严。四,是随和。五,是纯朴。六,是谦虚。

          得道之人性格如水。居处近水,水往低处流是顺乎自然的选择。深沉虚静,水静默深远,心如深渊,虚静不争。效法上天,水滋润万物无所求,无私济世作奉献。遵守信用,水堵止开流皆有度,说话算数,遵守信用。发挥才能,水随物成形无所不至,旷达悠远无微不至。随顺天时,水涸溢随时,顺应自然。

          超常本事,知道别人想什么,因此会正确地认知自己,数学算术是通的,就用不着使用常人的计算方法,而是一下子就知道了结果,也就是一通百通。

        心静,把外界干扰全部封闭在外,使自己始终处于清静的状态,不用出门,就可以知道天下的事情,不用窥望窗外,就可以知道自然规律。所谓足不出户,知天下。

【七绝】后记(二)

文/林海

保持心静自悠悠,

智慧玄门智慧酬。

道德经书知道德,

有无万物共风流。 

平水韵十一尤   


 

后记(三)

神学哲学科学

文/林海

        功能无尽自相临,智慧玄门智慧沉。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共浮沉。     

           

        老子,是第一位向世人昭示道的圣人。他以大无畏的气魄,昭示了道的玄机,在隐居前,毫无保留地把道昭示于天下,给世人开启了认识道的大门。

      老子是唯物主义者,以其智慧告诉世人,道,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从而打破了神的主宰地位,还“道”以至高无上的本来面目。

        德,是道化于物的功能。道生万物,而万物靠自己的德来蓄养,有德则道居,无德则道离。人,悟道的关键在于德,德是悟道的基础。有德方能得道,无德就不会得道。因此,德是修道的出发点与切入点,是悟道的唯一诀窍。

        得道之人,是与道相合之人,是道通过人,显现于世的途径。得道之人的所作所为,给世人以启迪。源于此,老子的道德经对悟道进行全方位的详尽描述,从心到行,从性格到举止,从说到做,从形态到风貌,描述得细致入微。

          老子无论是论道还是论德,说事论理,从悟道的角度来看,都是悟道方面的理论,既论述了悟道理论,也阐述了悟道方法。【道德经】一书,是老子修炼达到了与道相合的境界之后写出来的,主要是论述了道,和人如何悟道。道德经,是老子修炼实践的结果。悟道的过程,就是按照道的规律,从人返回到道。因此,道德经囊括了天地宇宙至理。

        道德经无所不包。道德经论述了宇宙的根源:道。道德经是科学。从现代科学发展的现状看,还不足以完全证实老子所言。但是,从老子所言不断被科学证明的趋势看,有理由相信老子所言是科学的。

          神学?哲学?科学?

【七绝】后记(三)

文/林海

功能无尽自相临,

智慧玄门智慧沉。

道德经书知道德,

有无万物共浮沉。     

           

平水韵十一尤                   

     

   

相关文章

  • 道德经后记(一)(共三篇)

    道德经后记(一)(共三篇) 文/林海 自然规律大堂登,智慧玄门智慧升。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驾云腾。 ...

  • 共修后记

    五个多小时的线上共修,内容已经不记得多少了,脑子是懵的。半夜醒来看到刘娜的日记,想起自己曾经经历的无数个失控...

  • 寻访文化传承 重温道德经典

    寻访文化传承 重温道德经典 —南安福铁村之行后记 今早雾气萦绕,我们一行二十几...

  • 道德经后记

    淡定看人生,宁静做自我。人生充满变数,定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生的走向。所谓定力,就是对自己的控制力。定力好的人,谨...

  • 《道德经说什么》: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听这本书的最大收获就是对《道德经》、对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道德经》一共5000字,共81章,“道”...

  • 道德经的袭明(一)(共七篇)

    道德经的袭明(一)(共七篇) 文/林海 自然规律在何方?智慧玄门智慧藏。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共飞扬。 ...

  • 亲子共读后记

    这个星期我和儿子一起读了黑柳彻子的著名作品《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姐姐去年送给儿子的,我多次提议让...

  • 抄写《道德经》后记

    坚持了这么多天,终于把《道德经》抄写了一遍。感觉收获颇多…… 第一:在抄写的过程中,能静下心来好好想一...

  • 道德经的大和小 (共五篇)

    道德经的大和小 (共五篇) 文/林海 何分大小不相干,智慧之门智慧宽。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共平安。 ...

  • 道德经的庙堂文化(一)

    道德经的庙堂文化(一) 文/林海 庙堂文化国之才。智慧玄门智慧开。道德经书知道德,有无万物共尘埃。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后记(一)(共三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gl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