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海经解上古之谜三百五十:白䓘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12月10日
南山经南次三经中记载了一种植物: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仑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有木焉,其状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其名曰白䓘,可以血玉。
其中这个“状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可以血玉的白䓘”是什么树?
根据我破解的山海经以形命名的规律,要想破解此树,须先破解其外形特征。
“白䓘”的外形特征取自“白䓘”二字金文象形图形。“白”,指此树的颜色是白色的。“䓘”字金文象形图形代表了此树的外形特征。“䓘”字金文象形图形以“咎”字金文象形图形代表,“艹”字头是形容此物的属性为植物。“咎”字金文象形图形如下:
山海经之白䓘
其中“A”表示用刀、剑等尖锐之物切割之意。
山海经之白䓘
其余部分图形表示的是液体渗出的痕迹之意。
南次三经的地理范围我已破解定位在非洲大陆南部,见我的《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等系列文章。
结合文中“状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饴,食者不饥,可以释劳,可以血玉”的特征,可以确定这种植物,就是非洲著名的龙血树。
山海经之白䓘
山海经之白䓘
而“白䓘”则是此树锯开后的特征。如下图:
山海经之白䓘
山海经之白䓘
山海经之白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