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要从两天前说起,那天找到了一个学习博主,跟着他发布的内容一起做练习题。做到数量题时,除了过过过,就是错错错,20分钟做了五道,头疼欲裂,遂放弃,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这一玩儿不要紧,剩下的题至今没完成,每日计划也旷了两天,还安慰自己没关系,反正考试在明年过些日子再复习也来得及。
做作为一个辞职准备考公的待业少女,这不是我第一次考试,之前也曾经考过几次,漫不经心,连玩儿带学,没有聪明的大脑也没有勤奋心性的我自然被学霸大浪拍在沙滩上,当时不觉得失落,可能是仗着年轻,你把我拍在沙滩上,那我就开心的玩沙好了。可人心贪婪,沙玩儿久了又开始向往大海,当身边的玩伴儿都找到自己的方向的时候,恍然意识到自己真他妈孤单啊。
学霸和学渣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我承认人和人的智商有差别,但是爱因斯坦毕竟一个世纪也难出那么一个。高中时候上课过目不忘,随便学学成绩就很好的那个男同学,最后也没考上理想的大学。反倒是他那个扎实做题的同桌这些年在自己的领域里游刃有余。作为一名资深学渣,我以为我跟学霸们的差距就是学习能力和意志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会反思,会总结,会方法,有体系,这都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慢慢实践摸索,不在题海里翻腾几个来回就敢讲经验的都是耍流氓。而后者,应该就是制约学渣们翻身的枷锁了。谁不知道躺着刷手机看剧买买买舒服,睡到自然醒,拍拍花草西餐下午茶加个滤镜配上[立春/夏/秋/冬,阳光正好]就可以发朋友圈装13了。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可是你的征程不是星辰大海吗?要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满足了,还在这BB个什么劲儿呢?做一行就要有一行的样子,就算是个待业少女,也得有个少女的样子不是么?少女是什么样?积极,朝气,蓬勃,眼神清明,目光坚定,而不是蓬头垢面,抓心挠肝,自怨自艾,挥霍虚度然后再自责,循环往复。给自己立了旗,说啥也得亲手拔下来。说30岁是个分水岭,我赞成,它并不是单纯的用年纪划分人。我的理解是,毕业后到30岁之前的这几年,从一无所有到日渐充盈,努力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心坚定的人,会积累到更多的自信从容,而浑浑噩噩的人,也许积攒了更多的抱怨和挫败。三十岁之后,之前的积累会慢慢显山露水的铺展开来,积极努力的人应该目光清澈灵动,而浑噩迷茫的人,即便长了一双好看的眼睛,也应该光彩黯淡吧。应了那句话,好罐子好摆,破罐子破摔。
读书读到很高的学历,考公考编考进事务所,事业上有了什么样的成就,其实这些本身也没什么,也不一定就是值得追求的。可除了成为能够满足世俗虚荣的标签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过去自我付出的一种肯定。早些年受到了好些鸡汤的荼毒,无论是出名要趁早还是慢慢来,啥都赶趟。其实时间不是问题,重点在于自己对于生活是否有明确的目标,每年年终总结的时候是心满意足的展望来年而不是把没完成的目标托付给下一年。说白了,就算是只知道吃,也得吃出点门道来不是吗?
好了今日份忏悔到此结束了,赶紧着手做正经事。谁不想意气风发眼里有落落山河啊,虽然我是一个大近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