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坚持每天读书2小时?”
这是知乎上看到的一个问题,感觉提问的朋友应该跟我一样,有过类似的心里挣扎过程,现把自己的思考分享给你,希望能有所启发。
如果没有读书的习惯,一上来就要求自己每天坚持读书2个小时,我只想说:非常困难。
刚开始可能因为兴趣、新鲜,能坚持几天,但是几天后大概率会放弃。
日本行动力大师、畅销书作家古川武士在《坚持》一书中提到过“习惯引力”这个概念。
什么意思?
我们都知道,发射火箭的过程会消耗大量燃料,但是这些燃料绝大部分都消耗在了大气层范围内。
因为火箭在大气层范围内,既要克服空气阻力,还要突破地球的引力,所以消耗的能量非常大。
但是一旦突破了大气层,进入太空,受到地球的引力就会小很多,这时需要的燃料也就少得多。
其实我们培养习惯的过程也是如此,一开始会非常消耗人的意志力,身体和心理上做出各种各样的抵抗反应。
我们的大脑,对于我们做的很多事都是有固定路径的,如果你大脑中没有一个固定路径,就需要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以便形成一个新的路径。
一旦新路径形成,那再做这件事就会容易得多。
你可能会问,培养一个习惯究竟需要多少天呢?
现在网上经常会有所谓21天打卡训练营,实际上这些都只是噱头,并不一定靠谱。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对于行为习惯,比如读书、写日记、整理房间、记账等习惯,大概需要一个月;
对于身体上的习惯,比如运动、减肥、戒烟、早起等,需要三个月;
而对于思考类习惯,比如各种思维模型思考问题、进行各种压力调整、遇到问题后的情绪调整等,需要六个月。
言外之意,你必须经历一个过程。
而这个过程又分为了对抗期、不稳定期和倦怠期。
一开始的对抗期,大概会持续1周左右。这个过程是属于心理上的极度排斥和抵抗,有很强烈的对抗情绪。在这个过程,大概会有42%的人会选择放弃。
熬过了对抗期,就会迎来不稳定期,大概会持续2周左右。这个过程的失败率依然很高,据统计大概有40%的人会在这个阶段放弃。
过了前两个阶段,最后会有1个月的倦怠期,放弃概率大概有18%。
看得出,放弃的人减少了,一方面是身体和心理上开始慢慢接受这件事,又因为“好不容易坚持了这么久,这时放弃太可惜”的念头,因而坚持的人会更多一些。
所以,一个习惯必须要坚持至少一个月以上,才能初见成效。
现在再来看这个问题,如果你没有过读书习惯,一开始让自己坚持读2小时,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因为“习惯引力”效应会不断把你拽向反面,除非你拥有极大毅力和良好方法,否则放弃概率极大,两周内就高达80%的放弃率。
那么应该如何去培养这个习惯呢?
首先,最小阻力启动。
什么叫最小阻力启动?
就是把你要读书这件事,尽可能进行足够小的颗粒度的拆分。让第一步可以在5分钟内就做到。
这样做,几乎不用过多消耗意志力,不会消耗过多专注力。
比如,你可以先去读5到10分钟,这个就很容易做得到。
这本质就是一种“微习惯”。
《微习惯》一书中提到过,人们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自控力。
言外之意,我们对于自身是认识不足的,往往喜欢贪多求快,实际上,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一定空间的。如果在这个“空间”中强制塞进太多东西,很容易卡死。
所以,一开始少塞一些,让大脑注意力有一个适应和消化的过程,慢慢让身体和大脑去感受这件事。
其次,获取反馈。
《微习惯》中提到,如果没有产出什么结果,再大的决心也毫无价值。
反馈机制相当重要。
我记得自己在减肥过程即为如此。
当时每天都处在痛苦的状态里,既有心理上的,也有身体上的,每天想的都是怎么样放弃。
后来我想,自己这么痛苦,肯定是看不到变化导致的。
于是开始每天都去记录自己体重的变化,同时分享自己的减肥经历到社群,慢慢地,既看到了体重数据的变化,又得到了大家的鼓励和鼓舞。
这让我越来越有信心去做这件事,最终熬了过来,用了8个月减掉了40斤。
在做一件事的过程,有一个持续地反馈,非常重要。
其实我们读书同样如此,每天光去读,没有任何分享,没有任何反馈,根本得不到同频震动,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焦虑之中。
没有一个人可以在得不到任何反馈的前提下,长久地做一件事。
所以,读完后,写几句话分享出去,去跟这个世界进行交流,实时获取大家的反馈,是让你能坚持读下去的一个基本保证。
怎么做?
每天读完一个章节,或者一篇文章,甚至学到一个观点后,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不管是发到朋友圈也好、微博也好、其他各种公共平台也好,总能被人看到。
别人看到后,一个点赞,一个评论都是对你的思考的鼓励和反馈,这会极大刺激你的信心和做这件事的动力。
第三,及时记录追踪。
其实培养一个习惯的过程,和刻意练习一个项目,很类似。都必须经过目标拆解、执行、复盘和总结改进这几个过程。
对于培养读书习惯,也是如此。
每天通过记录和追踪自己的状态,及时反思自己的整个过程的心路历程,才能看到这个习惯培养的过程到底有没有问题。
想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
而通过每天记录反思自己,是深入剖析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个极好方式,我自己也是获益匪浅。
刚开始减肥时,每天都很痛苦,我就用写反思日记的形式去记录自己的状态和想法,挖掘出自己内心对这件事的真实想法和态度。
我到底为什么做这件事?这件事做成了对我有什么好处?等,经常反思自己这些问题。
终究可以发现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发现了真正需求,也就有了内在动力,进而反哺整个习惯的过程。
同样地,对于培养读书习惯而已,每天找个安静的时间,真真切切去写一写自己的内心所想,剖析一下自己的收获和教训。
看看自己在这个过程有没有进步,有没有收获,做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看的书的内容对我产生了什么改变或者提升,别人给我的评价到底有没有道理,等等诸如此类。
这个过程,字数可多可少,完全由自己掌控,前提是真正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
相信经过这个过程,也一定可以慢慢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一个无法割舍的习惯。
最后总结一下——
切不可一开始就制定宏伟的读书目标,比如一天几个小时,这样很容易让自己遭受打击。
通过让自己每天去读5-10分钟开始,接着写几句话总结出自己的感受和感谢分享出去,定时写一写自己的内心感受,记录追踪自己的心态和状态变化。
这么一个流程闭环,一个月下来定会让你拥有很大改变。
到那时,你再回头看看这个问题,或许会觉得:我每天去读2个小时,不难做到。
所以,以下步骤和你分享:
1、每天固定时间拿出一本书或者电子书,看5-10分钟;
2、看完写几句话,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其他平台;
3、定时记录追踪自己的状态,写反思日记,我个人喜欢用云笔记写。
整个过程重点不在于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是让你感受整个培养习惯的过程。对于暂时学到知识而言,能培养一个对自己一生有益的好习惯,或许价值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