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上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从中可知茶叶历史的悠远。唐代陆羽的《茶经》索引钩沉,旁征博引,几乎把有关茶事说尽道绝。
继之张又新《煎茶水记》、欧阳修《大明水记》、宋子安《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宋徽宗《大观茶论》、顾元庆《茶谱》、田艺衡《煮泉小品》、陈树声《茶寮记》、陈廷灿《续茶经》……随笔诗话,蔚为大观。
有关茶的诗也是不少,“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茶。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茶的清淡包括很多方面,茶叶要清绿叶嫩,气味要清幽纯正,还有一些是用心体验到的闲适及平和。有篇文章这么描绘喝茶,瓦屋纸窗下,用青色或白色的瓷杯,用清澈的泉水,在悠然的心情下,和几个同样有兴趣的朋友喝茶。
“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已经逐渐形成为一种文化。比如说龙井茶,《湖壖杂记》记述它作豆花香,采于谷雨前者尤佳。
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