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在追梦路上从没止步的中年人,她不负前半生,感动了我。
正文:
“祝贺自己!圆了一个梦。”配图是教师资格证内页。
从朋友圈刷到这条消息,我给她点了一个大大的赞,佩服她坚持下来的毅力。
她不是刚毕业的小姑娘,而是一个大姐,寥寥几个字,表达的背后却是几十年来对自己的一种交代。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是圆梦了,真心祝贺她!
两年前,她47岁,告诉我她想考语文教师资格证,向我请教改怎么准备。
除了疑惑,就是震惊,但还是表示支持。
作为她儿子的语文老师,她把我当成了专家,期间咨询过我多次,如何报考,打印准考证,怎么复习,买什么资料,要不要报班,普通话怎么考……
看着她这么认真地备考,明白了成年人一旦决定做一件事情的那份执着,但我心中的疑虑依旧存在。
她在自己擅长的工作领域应该已经坚守了很多年,有了一定的成绩。
辛辛苦苦考个教师资格证,从事这个行业的几率很小,考这个证的作用几乎为零。
图啥?
现代人做一件事都要权衡下利弊,有利就去做,无利就不做,显然教师资格证于她而言,无利可图。
她认真复习,两次通过笔试。
面试要试讲,讲什么内容呢?
给她推了几个公众号,里面有试讲材料视频,在我看来大概遛一眼,面试也可以轻松过的。
她是有一点口音的,zi,zhi不分,远比我想象的认真,跟练,录音,一点点细细抠……
现在我明白了,在梦想面前,利益显得微不足道,所有的精益求精都是对梦想的追求。
为了感谢我的帮助,她请我吃了一顿饭,在饭桌上,她对我讲了自己的故事。
何其幸运!能够做故事的倾听者。
她说文学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但从小就喜欢文学的她却遵从家里意愿学了会计专业,其中从没放弃过文学之路。
在中专期间,她加入文学社,写文章,写诗,向杂志社投稿,并发表,可以说是很有实力的文艺女青年了。
毕业后并没有从事文学相关工作,而是按本专业分配,一直从事着会计工作,中间跳过几回槽,如今生活还算富足。
育有三个儿子。
大儿子二十多岁,与前夫所生,如今出国留学。
再婚一对双胞胎儿子,目前五年级。
一个经历过风雨洗礼的女人,在讲述自己经历时浑身是发着光的,是对生活的智慧。
她喜欢️上语文是源于对语文老师的感恩与崇拜。
据她介绍,小时候的自己,家教严格,犯错了就被军用皮带抽,身体上红的紫的印子,一星期才能消退。
讲到这里,她眼眶红了,话语激动了。我也为小时候的她而感到伤心。
又一次,她被皮带惩罚了,没有去上学。
一向都只能默默忍受的她,这次却被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拯救了。
语文老师带领着同学“杀”向她家,指责她妈妈的惩罚措施太过于残暴,是法西斯教育!世界上没有这么狠心的父母!
我想当时的她一定觉得,老师就是上天派来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的天使。
老师的出现犹如一道彩虹,给她的世界带来了色彩;犹如灿烂的阳光,明媚了她的心情。
长期以来饱受的痛苦自此消失了,她也自此疯狂喜欢上了语文,学习上了快车道,一路开挂。
免试进入实验中学,三年内,次次考试第一名。
这让我们明白了一个小姑娘的潜力有多大!
她继续努力学习,决心学师范学校,毕业了就当老师。做一个像自己的语文老师那样富有正义,关爱孩子的好老师。
她也顺利考取了师范专科学校,却经不住父母的威严,最终按父母意愿学了会计。
可以想见,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把对老师的感激化为了自己奋进的动力,奔跑在追梦的路上,无奈的是,路上却一路荆棘,再一次刺伤了她脆弱的心灵。
默默地把梦想尘封,在志愿表上填上会计专业时,她可能经历过激烈的抗争,痛苦的挣扎,最后又不得不妥协,她内心是多么地无力。
不过她心中的火焰并没有熄灭,也从来没停止过追梦的脚步。上学期间加入文学社,把自己的梦想写成了一首首诗歌……
斗转星移,几十年过去了。
要搁别人,多年前的梦想早已上了一把永久之锁,往事不堪回首。
没想到的是,会计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后,梦想并没有就此消减,实现的愿望反而越来越强烈,她重启了尘封多年的文学梦,比小时候更加强烈。
现在的她,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义无反顾地再来一次,果敢而富有勇气。
她把自己的梦想承载在了教师资格证上,这个证书是她梦想的载体。
终于,她领到了梦寐以求的证书。
她战胜的,远不止年龄,更是对父母宣战的一种胜利!
她想动笔,把自己的故事写下来。也算是对前半生的一种交代,可是提起的笔又放了下来,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缠绕着。
理不顺,想不通,最终只能作罢。
“知我者,谓我心忧。”聆听着她时而激动,时而涕下的讲述,我感叹:生活已经这么难了,那就不要愧对自己追梦的那颗心吧。
祝愿她:保持最初的热忱,大胆往前奔吧!
读本文时,配上《明天会更好》的歌曲,效果更佳。
日更挑战
一天一添,记录平凡无奇的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