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到一所中学做调查,他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的优点,结果,很多孩子说不出来自己有哪些优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原来,在家里这些孩子经常听到父母说的话就是:“你怎么这么笨。”“真是猪脑子,什么都不会!”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自己真的一无是处,根本就想不起自己还有什么优点了。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
研究表明:当一个疲惫的孩子受到赞扬时,他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相反,当孩子得不到赞赏或受到批评时,他现有的体力也会戏剧性地减退。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鼓励。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是家长的天职,是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魔法。所以,爱孩子,就时常给孩子一些赞扬。但是,专家建议父母在给孩子赞扬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赞扬的技巧和艺术。
赞美不要吝啬
作为父母,我们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认为孩子做的事没有几件是值得赞美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
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就足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成。因此只要孩子做出了良好的行为,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赞美,年龄愈小赞美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赞美的标准。
赞美行为
而不是孩子本身
当孩子做错事时,有的家长气急败坏,张口责骂他们自私,懒惰,顽皮,不听话,但不知道怎样才能把他们变得无私,勤劳,温顺。须知一个人的个性是难以改变的,家长如果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孩子的行为上,事情就好办了。家长不要说:“你真是好孩子。”而要说:“你帮助别的小朋友,真好。”或者说:“妈妈喜欢你这样做。”
赞美的目标指向,使孩子本身可能产生这样的积极后果,使他们得到这样的认识:做得好就是好孩子,做不好就小是好孩子。为了做好孩子,就不能出错。还应该明白,没有人永远正确,孩子一旦做错事,就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因此,这时候家长没有必要一概指责,穷追不舍。
以上内容由记忆大师提供,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请进入记忆大师官网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