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之前约了一个许久不见的发小,念着大家小时一块儿玩耍的情谊,想好好聊聊各自的生活和现状。
怀着欣喜的心情早早赶到约定的地点,来之前酝酿了一肚子的话要向她倾吐,却没想到,全程她一直在低头玩手机,偶尔抬头,也只是象征性地搭两句话。
我这人特别怕尴尬,于是努力地寻找话题,希望她将注意力分一点点给我,但是在一个人口干舌燥地上演了半个小时的独角戏之后,最后只得放弃,找了个借口匆匆逃离。
试想一下,一方兴高采烈地说着话,另一方全程凝视手机,有口无心地应付,近乎零交流,这样的对话还能进行下去嘛。
相信这样的场景很多人都经历过。
我虽然没事也喜欢低头玩手机、刷微博,但和人聚会时,我会自觉地将手机调成震动模式,除非来电,一般不会看。
和别人交谈,主动地保持一个聆听者的该有态度,这不仅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
想起网上很流行的一个段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
看似一句戏谑的玩笑,却饱含了现代人独有的荒诞和无奈。
02
记得之前在网上看过一则新闻:地铁上,一位母亲把自己才几个月的孩子放在地上,自己玩手机玩得不亦乐乎。不知道该感叹这位母亲的心大呢,还是孩子的不幸呢。
大学毕业和室友一块儿聚餐,饭罢放下筷子,一人抱着一个手机在那块闪烁的屏幕上划过来划过去,有看小说的,有刷微博的,有打游戏的,有刷朋友圈的……
面对一桌子的残羹冷炙,我的心彻底凉了。难道大学四年朝夕相处的情分还比不上那块儿冷冰冰的屏幕吗?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似乎并不少见。
不知道是时代变了,还是我们变了。
那么多人在社交软件上可以聊得很嗨,但面对面的时候却无话可说。
以前我们不远万里地写信传递思念,现在我们躺在同一张床上对着手机和陌生人互述衷肠。
以前我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现在我们面对面,只要一部手机,可以一整天不说一句话。
以前我们满怀憧憬地彻夜畅谈理想、未来,现在刷剧、追星成为我们的日常
我们似乎总是很忙,忙着事业,忙着生活,更忙着和手机有关的一切:逛淘宝、刷微博、发朋友圈……
总之,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围绕着手机打转,手机像空气一样成为生命的不可替代品。
一会儿摸不着手机,总感觉生活缺少点什么,浑身都不自在。

03
微博上有个数据:迎面走来100个人,50个人不化妆,70个人不抽烟,80个人不吃保健品,但是100个人都在玩手机。
朋友说,最尴尬的时刻莫过于两个人,一个人只顾着和微信好友语音聊天,另一个却只能盯着手机傻傻地看着。
现在别说是普通朋友了,过年家人聚在一起,也是每人一部手机,俨然一副手机在手,过年无忧的样子。
丈夫看新闻,妻子读小说,孙子打王者,这时候最无所适从的,往往是家里的长者,他们不会玩手机只得眼巴巴地看着。
想和你聊聊家长里短,小心翼翼地斟酌了许久,还未开口,便被孙子闯关失败的惊呼吓得噎回肚里。
家庭中温馨和谐的感觉荡然无存,每个人都乐此不疲地生活在自己的虚拟空间里。
04
的确,社交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在不断地吞噬着我们的时间,消耗着我们的情感。
我们总是一边惊叹着手机带来的便捷,一边又抱怨着虚拟社交的敷衍应付。
我们沉溺于网络恋爱、交友、工作、生活,又对社交软件中各种拉黑屏蔽、集赞狂魔充满了嫌恶。
我们小心翼翼地竭力维护自己的隐私,却又从视奸他人状态中获得窥探的满足。
殊不知,多少昔日好友变成点赞之交,多少恩爱夫妻变成同床怨偶,多少至亲父子因为手机矛盾重重……
通讯工具的便捷并没有拉近心的距离,相反,手机为出轨提供了温床,成为家庭关系矛盾丛生的激化点。
我们低头在手机中寻找快乐,内心却依然充满了焦灼。当我们把一个工具变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时,我们已经忘记了生活真正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