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了,寒假冷冷清清的海棠路开始热闹忙碌起来,各种各样熟悉的味道又来了。在时不时去光顾的同时,突然想写一下这些人和事。
前天晚上去百步梯下面的“张姐烤肉饭”吃晚饭,这是开学第一次去。
店就要打烊了,我应该是最后一个顾客,忙碌了一天的老板坐在第一张桌子那里,手里拿着一个饼慢慢悠悠的吃着,我点了一份鸡排饭,坐在她旁边。
饭还没上来,我耳机里放着孙楠和那英唱的《只要有你》,我就轻轻地跟着哼唱起来,突然她很激动的叫住我,让我告诉她这是什么歌,她说她知道是电视剧《少年包青天》的片尾曲,但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名字,遗憾一直没好好听过。
我拿她的手机打开音乐播放器帮她搜了出来,她一听到熟悉的音乐高兴的像个孩子,我突然很感动。
店里生意很好,高峰期都是要排队的,忙了一天,可能也就只有这个时候才能松下来做做自己。
由此打开话匣。她告诉我,店里都是东北人,我跟她聊了一下赵本山老师的小品,我怕赵本山在她们心中威望高,还特意加了老师两个字,她告诉我,小品作品里的东北话是稍微有点刻意的,是为了艺术效果,其实东北话跟普通话差不了多少。
我问她,东北是不是还家家有地窖,藏大白菜,她说没那么严重,现在夏天有冰箱,冬天超市也会有时蔬供应,没什么人藏白菜了。
我解释说,因为没去过东北,对东北的印象就来自于影视剧,完全无法想象茫茫的林海雪原,层层叠叠的积雪,就像有人曾问我彝族人是不是还茹毛饮血般赤脚走路吃生肉一样,当时让我又气又笑。
我也怕她不高兴,解释了一下。
我还问她,抖音上撒热水结冰的现象是不是真的,她告诉我是真的,冷的时候就是那样。还说过年回家那段时间倒是晴了很久,但她们回乐山的时候下了雪,还给我看了微信拍的小视频,那真的是鹅毛大雪,不是六边形的雪花片,蔚为壮观,让我好期待去一次东北。
不知不觉聊了很多,东北大米很香,我很快吃完,付了钱,习惯性双手合十谢了谢,就走了。
最近在豆瓣看到一句话,我想写过来作为结尾,和大家分享。
在这样一个浮华的世界里,于金钱权利的疯狂追求使我们变得愈加自私,我们不敢公开和朋友谈论礼义,我们不敢谈论理想,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只会使我们成为被取笑的对象。
这是一个生病了的社会,这使我愈加珍惜平凡世界里的那些感动。
标题总让我焦头烂额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