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我身边怎么这么多孩子都不参加高考啊?”
“都谁家的孩子不参加高考啦?”
“那**家的孩子,还有你家**的孩子呀。”
“还有谁家的孩子呀?”
“好像没有了吧。”
“那你身边有多少参加高考的孩子啊?”
“我数数……好像有七八个吧。”
说到这里我发现自己的语言中带有过分概括化,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是个体对自己或别人不合理的评价,其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
没学习之前,跟老公说话时经常说你从不……你总是……,一味的责怪老公,并产生了生气、愤怒的情绪,由老公具体的行为直接批评老公这个人,“你就是一个不上进的人”,“就是一个懒惰的人”,“你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等等,现在想想感觉那个时候自己真的是需要去看心理咨询师的,还好老公不跟我一样,包容我,接纳我。
还有一些人面对失败的结果,常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或“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以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
针对这类不合理信念,可以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强调世上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十全十美的境地,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因此应以评价一个人的具体行为和表现来代替对整个人的评价,也就是说“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
还好自己学习了心理学,能够做到自我关怀、自我指导,接受不确定性,拥有了变通性,做到了自我接受,敢于尝试和参与新鲜的事物,变得越来越宽容,感谢自己当初明智的选择,走向了一条让自己和身边人拥有幸福快乐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