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外地出差。今天中午,和几个同事在小饭馆吃饭,老板兼职服务员。我们当众一个同事是本地人,他用方言跟老板点菜、提要求的过程,让我们其他同事明显感觉非常流畅。
于是,在上菜前的闲聊中,几个人就这这个现象,七嘴八舌地聊起来了。
有人说是这个同事的表达、沟通能力强,是发生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
有人说,是饭馆老板的内心,对外地口音有排斥,进而自觉不自觉地,“怠慢”了外地口音的顾客。
我的观点是,本地方言是饭馆老板最熟悉的语言。对饭馆老板来说,经年累月地反反复复使用本地方言的过程,使得本地方言与其行为举止间已经建立“条件反射”式的“链接”。外地口音转化为饭馆老板的行为,可能需要更多的“编译”过程,而本地方言作为饭馆老板的“输入”,可能只需要很少,甚至不需要“编译”的过程。换句话说,本地方言类似于饭馆老板的“机器语言”。
你对我提到的这个现象,有什么看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