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自诞生之初,就高度重视习惯养成问题。2007年正式推出以培养良好习惯为主要目标的新教育“每月一事”项目。新教育实验的五大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主要是指对人的一生影响最为深远的习惯。2020~2021学年上学期主要以守规、爱国、自信、感恩、自省、节俭为主题践行每月一事。
九月:守规
九月,让我们遵守规则。在这一个月里,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开展相应的“循规”活动。
一二年级主要抓习惯养成:开展新生循规主题活动——“排好队来走好路”、“认真听讲我最行”、“争做卫生小天使”、“快乐课间十分钟”、“文明礼仪记心间”。这一个月里,从举手回答问题,到课堂认真听讲、专心作业;从细嚼慢咽、安静用餐,到队列整齐、靠右行进……一年级要老师齐心协力,细心讲解,言传身教,让孩子真正走进课堂,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其他年级也开展相应的“循规”主题活动。带学生重温《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针对各班“薄弱地带”,采取不同的方式规范学生“守规”养成。
月底学校开展“文明礼仪学生”评比活动,表彰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孩子,为大家树立学习的榜样。
活动:
1、开学典礼
2、“文明礼仪”情景剧比赛
3、月底“文明礼仪学生评比”活动
4、《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背诵
十月:爱国
10月,让我们学会爱国。爱国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关系着学生思想素质,道德情操等的提高以及养成教育的形成,关系着社会风气的好坏,民族的兴衰。国庆节,这举国欢庆的大日子里,借此机会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日常的升旗活动中,发现很多孩子完整的国歌唱不下来,大多数学生的少先队礼姿势不够标准。在这“爱国”主题月里,要求孩子们学唱国歌,学会行少先队队礼。结合板报、手抄报创设文化氛围,利用歌唱比赛和征文比赛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活动:
1、我为祖国妈妈唱支歌
2、“我爱祖国的十个理由”征文
3、传统节日——重阳节
十一月:自信
11月,亮出自信的风采。
自信是可以把渺小变成伟大的力量,是能够让普通的生命书写传奇的魔笔。一个乐观的人,容易产生自信,一个勇敢的人,容易检验自信,一个有担当的人,容易体现自信。自信甚至是拯救人的一种力量,能够让人在逆境中逆风飞扬。作为农村山区学校,我们学校留守儿童占据大半,有太多孩子腼腆、内敛、不自信、羞于表达……开展本月“自信”主题,意在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自己也可以是舞台上、人群中那颗闪耀的星,学会乐观、勇敢和担当,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因为自信而闪闪发光。
活动:
1、“我是小小读书郎”(好书推荐演讲或者课本剧表演)
2、让我们主动挑起一件重任
3、“课前3分钟”活动资料收集
十二月:感恩
12月的主题是感恩。让学生能够懂得感恩,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我校办学宗旨是:“以德立校,以孝育人。”我们学校的现状是留守儿童比较多,由于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大多数孩子们亲情这一块是缺失的。开展“四个一”可以帮助孩子们与长辈们更好的进行沟通,唤醒孩子们心底的爱。“算算亲情账”让孩子们知道自己从刚出生的婴儿毫无生存能力成长但如今,父母付出了多少时间、金钱和精力。孩子们需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自己的父母,引导从心底感受到父母的艰辛与不易。
活动:
1、“四个一”活动:要求孩子早上离家时跟家人“说一声再见”;见面时“打一声招呼”或“给长辈一个拥抱”;上学放学时自己背着书包;每天至少为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2、算算亲情账
3、“知感恩 行孝道”演讲比赛
一月:自省
1月,在自省中走向美好。
人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一月正值期末,自省应该成为这一学期结束的必修课。一个人如果能够积极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那么他一定是个不甘沉沦的人。低年级共读《神奇猜猜:我是时间小管家》,通过写绘形式记录“我的一日生活”,督促低年级学生合理、有规律的安排一天中的各个时间段。中高年级制定每天的学习、生活计划反省自己的不足。督促每位学生在“自省”主题月中让学生学会做好计划,学会记录生活,学会在失败中寻找教训,从成功中总结反思经验。让学生成为一个计划,自律,自强的人。
活动:
1、晒晒我的一日生活(月初和月末各一次)
2、“一天消费一元,合理支配金钱”挑战月
3、期末总结叙事
二月:节俭
2月,让我们学会节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节俭成为习惯,就能从物质上创造出聚宝盆。懂得知足,也就最能感受幸福。从吃饭时珍惜粮食着手、从爱惜身边的物品开始,在这个基础上养成有节制的生活习惯和简朴的生活方式,会让孩子们受益终生。利用本月春节孩子们压岁钱的契机,让孩子们学会管理自己的压岁钱,形成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让孩子在假期里学会节约、节制、俭朴。
活动:
1、晒晒“我的压岁钱小账单”
2、我会变废为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