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人人都需要快思考、微写作的时代。短视频的脚本、营销策划方案、直播逐字稿、演讲稿、发言稿等等,太多需要我们写作的地方了,现在写作是一项人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但是,怎么样才能具备这项基本的能力那?
很简单,就是大胆的开始写,坚持不断的写,写不出来,没有思路就仿写,拿出那些爆款文章,拆解爆文,看看人家是怎么写作,开始仿写。
村上春树说:所谓独创,不是别的,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模仿。
模仿,让只上过两年学的富兰克林成了著名作家。富兰克林喜欢读书,羡慕报纸上那些被印成铅字的人,于是他想学习写作,没有人教,就从模仿开始。
富兰克林的的模仿在别人看来也没啥特别的。他每次读完文章,会把每段的意思总结在纸上,隔几天再重新拿来看看,看完后自己重新组织一篇文章。
有的时候,他也会故意打乱段落的顺序,放上几天等自己完全忘记原来的文章后,再根据段落大意重新写一篇文章,用这种方法锻炼自己文章的逻辑、构思、布局的能力;
这种方法好像我们每个人都会用,也曾经用过。但不同的是,富兰克林会把自己重新写过的文章与原来的文章对比,找出自己的差距。如果发现自己词汇量贫乏,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就会专攻词汇。他会有意收集同种意思的不同词汇,分别运用,直到他熟练掌握为止。
就是靠着最笨的模仿方法,富兰克林成为了世界著名作家。
虽然模仿无法成功,但是成功是从模仿开始的。
如果针对写作小白的你,不知道怎么开始,那不妨先从仿写开始。
打开那些阅读量10万+的爆款文章,一步步的拆解爆文。
第一,先从标题开始,一个好的标题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看看人家是怎么通过标题来博取眼球,吸引注意力,让人想要阅读下去。针对一篇文章先写出五个标题,写完后可以让你熟悉的人看一下,他们看到会点开哪一个,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议,相信你会找到写出吸引人的好标题。
第二,再写大纲,文章是什么的结构,是总分总,还是并列,要提前思考好,设想好。拆解爆款文章的常用结构,让它印在你的脑海里,让它在你的脑回路中也形成一些记忆,让它慢慢变成一种习惯。
第三,搜集素材,一篇好文章需要大量的素材来支撑,这就需要在平时过程中,养成随手收集素材的习惯,包括金句、故事、议题、论点、论据等等,只有你肚子里有东西、有内容,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因此养成随手收集整理素材的习惯,建立自己的搜索引擎。
第四,写初稿,在写的过程中,不要停下来,要快热速的写,忘记删除键,跟随自己的内心,先完成初稿。
第五,修改文章。修改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不要因为一次的拒稿而灰心丧气,那些大家也是在一次次的被拒稿中,又一次次的反复修改,才有了日后的名作。
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被拒稿12次,麦家的《解密》被拒稿17次,斯蒂芬·金的《魔女嘉莉》被拒稿30次……所以,要有信心,就像米开朗基罗一样,他知道大卫就在石头里面,等待把它放出来一样,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时间的力量,在不久的将来,你也会写出爆款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