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纸钱寄托哀思在我娘这里也是有故事的,而且是我从没听到过的故事。
出去就能看到菊花。
魏晋时候就有给死去的亲人烧纸这种葬礼仪式,网上说:“那个时候没有纸烧的是稻草。”
看电视剧那时候也是纸钱在飞的,历史记载有纸的时候是东汉蔡伦造纸,那个时候才有纸。
虽然仓颉造字是在神话时代就造出了字,但是那时候的字写在龟壳上或竹简上,还有布帛上,一直发展着。
重阳佳节倍思亲,重阳节登高望远,赏菊,吃螃蟹,插茱萸等,是人们发掘出的古文化,重阳节也是老人节,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尊敬老人是重阳节的传承。
儿女对父母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孝心,老人也以自己的方式对逝去的亲人寄托儿女的哀思。
这自然是民间过重阳节的一种行为,我娘就开始叠元宝,穿纸泊,准备拿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坟墓上去烧。
我被拉过来叠元宝,不想干心里就嘀咕这谁发明的烧纸送纸钱,年年都在干这个事,可是从来没有问过,自己也没有深究过,谁开了用纸烧纸的先河呢?
搜遍网上也没有这个回答,我娘说:“她知道,这事人人都知道。”我怎么不知道?
我娘说:“你上学老师没给你们讲蔡伦造纸吗?”我说:“讲了,我知道蔡伦造纸,可是不知道蔡伦开的烧纸钱的先河。
我娘说:“她老师给她们讲过一个故事,蔡伦造纸为卖纸挣钱,他让他爹假死,家里弄了一口棺木,他在棺木上留了出气的孔让他爹躺进去,吃喝都在棺材里,他就在棺材头烧纸钱,向周围的人说烧纸钱的好处。
他宣说人死了到了阴间也和我们这阳间一样 ,一样的需要钱,怎么才能把钱给到阴间呢?那就像他一样烧纸,这是孝顺父母,让父母在阴间也活的有钱花。
村民来来去去,看的人很多,一不小心被人们发现,怎么被发现的呢?
话说这天蔡伦忙的昏天黑地,他爹却敲棺材,原因是老人饿了问啥时候吃饭呢。
蔡伦觉得大家都走了,刚好是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就把本该晚上才吃的饭提到中午 来吃。
重阳节天高云淡,绿水映天蓝。
俗语有句话:“墙糊百把都漏风。”何况这大厅广众之下呢?蔡伦却觉得人都回去吃午饭去了没人来看了,他正照顾着他爹吃饭呢,突然有人闯进来看了个正着。
来的人们大吃一惊,死人还能吃饭,蔡伦见事情败露也不惊慌,居然变了一种说法给来的人答疑解惑。
他说因为烧纸的原因让他爹在阴间有了钱,他爹花钱把自己赎回来了,还魂了,看吃饭都好好的啦,这人活了。
俗语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是不是出在这里不得而知,这样子不用宣传大家都知道了烧纸钱的好处,从此葬礼里就有烧纸钱寄托哀思的方式,蔡伦卖纸的生意特别好,自然蔡伦造纸也就流传千古。
听了这个故事满想笑的,感觉蔡伦很会骗人,让人接受新事物,没有震撼人心的智慧是无法让世人接受的,人死能复生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样震撼人心,蔡伦这是歪打正着了。
为什么说普通人愚昧,原因就是他们是不会去求事情发生的因由是什么,骨子里是那种一拥而上,笼统,不求甚解,人云亦云的时候比较多。
人人惊呼上当受骗,骂骂咧咧是泄愤的法子,商人的嘴骗人的鬼,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子,这不影响他们这个人是不是流芳千古的,也不影响商人走南闯北打着行善积德的方式敛财,毕竟自古生活中简单的交换是人们互相关注,彼此走到一起的原因,买卖是社会因此发展的动力。
俗话说:“一张嘴能把死人说活了,一张嘴照样可以把活人说死了。”祸从口出,为免祸自然沉默是金了。
历史都是人做的,带给世人的是什么要看这事是不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推动没有推动社会的发展。
蔡伦造纸四大发明之一,是古人今人的骄傲,改变整个书写的历史,自然是一件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路,无异于改朝换代,只不过他这是书写的大更新,纸被人们认知,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蔡伦自己才知道。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自是口口相传而来的,广泛传播才是王道,如今网路连着天涯海角,自然让人们看到传播自古就很受世人重视。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烧纸钱传播到今天就是这个意思吧。
烧纸钱寄托对先人的哀思,今人寻常的行为却连着千古流芳的事,自然也是一样的经历才能深入人心。
菊花开的美美的。
这路走的却是千古不变,深入人心,烧纸钱祭祀亲人是寻常巷陌的那道彩虹,寻根朔源自然而然,智慧并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