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剧正在热播,其中白嘉轩身上的浩然之气让人非常钦佩。原著在上大学那会看过,不过那时年轻,关注田小娥到多些。
该剧俩家三代人的故事就像八百里秦川一样大气磅礴,更像大西北的秦腔一样荡气回肠。剧中的白嘉轩是个干事的人。一是想干事,二是能干事,三是能干成事 。
白嘉轩想守望那片麦田,想守住心中的仁义。为此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他的带领下,族人过上 了相对安稳的日子,家家炊烟飘起,那油泼面的香味儿飘荡在白鹿原的山山洼洼。
可他的族长当的并不顺心。鹿子霖为了上位常常给他使绊子,让他为难,尴尬。尽干些落井下石,釜底抽薪,挑拨离间的勾当。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鹿子霖这样 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目光短浅,没有大局意识,总是为自己的那点虚荣,私欲盘算,并且为此不择手段。这是许多行业的一把手最头疼的事。
我在教育口工作。我深知学校是播洒希望的地方。为此我们默默的守望着祖国的未来。一切外敌最害怕一个民族的未来,因为未来可以打倒它。学生是一个家庭乃至国家的未来,培养好孩子的未来,一切才有希望。
这些年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很大,就连我所在村小学也修起了教学楼,相应的教学设施也逐步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尽管硬件设施上去了,但师资却不尽如人意。
60年代的教师力不从心,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时代的局限性使他们在教学中依然墨守成规,很难适应当今的教学模式和理念。70年代的教师年富力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接受很快,但自我创新创新的能力不够。上课念课件,播放教学视频,混天度日。九十年代的教师学历高,心气高,但投入教学的热情不高,玩手机,打游戏,刷剧,管理难。
加之学校没有人事权,财务权,领导班子不团结,像鹿子霖这样的人太多。诸如上述情况,使我们的教育表面欣欣向荣,其实一把辛酸。
白鹿原的春天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守望麦田的白嘉轩你的累又有几个人知道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