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母亲离我而去已经21年了......
细细算来,我与母亲相处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四年,多么短暂的母女情啊......
母亲具有中国传统女性所应具有的一切优点:美丽、善良、勤劳、隐忍......
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女性,却拥有一个不幸的人生......
小时候,由于成分高,成绩优异的母亲小学没上完就被迫辍学,回家务农了。但这并没有磨灭母的聪颖,也没有妨碍母亲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母亲会做当地的一切面食,样子精美,味道纯正,还会做衣服,做鞋、绣花,小时候母亲给我做的连衣裙,同学们都说好看,追着我问在哪儿买的。
直到21岁,母亲在姥爷的高压包办下,嫁给了长她整整12岁,又手有残疾的父亲,开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二段不幸旅程...
那个年代的人都各有各的不幸吧!父亲从小就过着半流浪的生活:奶奶早逝,爷爷因政治原因入狱。所以父亲不懂爱,也不会爱,母亲又嫌弃他年老、残疾,再加上两人的性格格格不入:母亲温婉柔顺,父亲锐利锋芒。所以从我们记事起,母亲都是和我们姐妹三人挤在一张大床上,而父亲,单独睡在前面小屋的一张小床上。
也许正是因为生活的极度困苦和对婚姻生活的失望,才最终诱发了母亲的病吧......
96年底,44岁的母亲被查出患了食道癌。 可怜的母亲耗尽了一生的积蓄,忍受着身体和心里的双重折磨,最终仍然无法抗拒命运,在生病一年半以后,也就是98年的夏天,撒手人寰,与我们阴阳两隔......至今仍让我难以释怀的是,同室的病友谈到癌症时,母亲绝望而空洞地望向天花板的眼神......
更让我难以释怀的是对母亲的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心路历程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没有人能理解我的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待吧......
我小时候,因为姐妹三人才相差两岁,所以母亲无力抚养,就把排行第二的我送回姥姥家寄养。八岁时,我才再次回到父母身边,虽然姥姥全家待我极好,但寄人篱下的生活仍然让我丧失安全感,从小就养成了胆小怯弱的性格,也让我与父母的感情产生了极大的隔阂。
回家一年多,我才能渐渐的张口喊爸妈,不仅如此,在我幼小的心里还种下了怨恨的种子:姐妹三人,为什么偏偏把我送回老家受苦?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怨恨越来越淡,但,却永远难以释怀......
虽然母亲极力弥补:姐妹三人争吵时,母亲总是护着我;遇到吃好的时,母亲也总是偷偷的给我多留一份...可是,许是因为已经错过感情的培养期了吧,直到母亲过世,我始终给不了母亲她想要的母女情...
失去才知道珍惜吧......母亲去世后,我才突然发现:原来对她的爱早已深植心中......一年后,儿子的出生更是让我对母亲的愧疚变本加厉......
因为,除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欠母亲的,还有女儿的爱......
亲爱的母亲,这份爱,我既然无法偿还,那么,就把它写给你吧......
祝你母亲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