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鬼谷子:反应

鬼谷子:反应

作者: 宝亮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9-01-04 09:18 被阅读0次

反应第二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此。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

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犹张罝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同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而驱之。

其不言无比,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

己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覆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

故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覆,观其所托,故用此者。

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雌雄。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如舌之取蟠骨。其与人也微,其见人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相关文章

  • 鬼谷子.反应

    【原文】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此。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

  • 鬼谷子:反应

    反应第二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此。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

  • 鬼谷子·反应

    反复应和于无形 观往知古知己 验来知今知彼 结合动静虚实 不可不察圣人之意 据以不同变化采取不同措施手段 行欲夺先...

  • 【点窍】 《鬼谷子》反应之术的四个层次的点窍和总结

    《鬼谷子》的反应篇可以说是鬼谷子谋略中的基础战术篇,反应篇是其它谋略使用的基础和前提。 反应的意思是,从正面或反面...

  • 鬼谷子·2 反应

    原文: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

  • 《鬼谷子》反应小结

    比起捭阖,反应篇开始了内心的排山倒海,用钓语、象比之辞、反听、见微知类等方法对捭阖得来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之后再反...

  • 《鬼谷子》——反应术

    说来惭愧,来简书做的第一篇文章便是要写《鬼谷子》的书评的。结果,因为一些事情一拖再拖,今日献上第二篇——反应术。...

  • 《鬼谷子》——反应篇

    如果说《捭阖篇》是鬼谷子的核心理论,那《反应》篇所阐述的就是一种思考方式。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

  • 鬼谷子反应(二)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

  • 鬼谷子反应(一)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鬼谷子:反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th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