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闹年代
今天看了关于鲁迅和梁实秋两位老先生的一篇文章,随有感而发,他们的时代是热闹的,热闹的让我向往。鲁迅的文笔得罪了众多的御用文人,梁实秋算是其一。他们的笔战先前一直应该算是鲁迅先生占有绝对上风,后来看到梁实秋老先生在鲁迅逝世后的横加评论着实让我愤然,但是后来想想岂不尤显鲁迅之伟大么。 我忆鲁迅,是忆那个年代的文士之风,文风有骨,亦有民族之责任的深思。那个年代的文人充满着唾星飞扬的激情,犹如三月必然的扑面春风,交叉着、猛烈着抽向国民的麻木躯壳,那是怎样的热闹……记得毛泽东推崇建国初文艺界的“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我想,用在鲁迅先生的年代也不为过,虽时代造就的那段热闹并不能全称为绚丽的花簇,但凡乱世之时文风反而尤为锋劲,乃促成大作家,恐怕是这样的。鲁迅时代热闹非凡,反观现实,我们应是有责任地忧心忡忡。不为国家发展,不为科技前进所忧,只为缺少那个年代的文学氛围而忧,缺少那个年代的朴实真诚而忧。
曾几何时,然又时至今日,上至著名大学,下至基层教育,无不在积极追求着浮尘一梦,假论文、假文凭、交钱才能登稿、托人才能发篇论文;无病呻吟、教科书式样板文、脂粉气满天飞,中小学的作文训练居然仍在一味地“探寻”着某种规律,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环境!文学败到这样的地步,能写点文章的人于是当然也潜不下心,皆钻到浮华世界混为一路人马。于是文学愈失去了文学的本质,循环如斯,一潭死水!民族失去了教育的鲜气,便也失去了创新和个性的百花齐放局面。 文学和艺术一样应热闹,应百花齐放,甚至是应存在着斗艳的过程才不失为伟大的文艺复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