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兴趣养活不了自个,还得先做不喜欢的工作,纠结中,怎么办?是对工作应付了事,下班就一心扑在兴趣上吗?
远方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要明白,生活不止诗和远方,更需要面对的是眼前的苟且。苟且尚渡不过去,何谈远方?
有时候你不喜欢工作,也许只是因为你不擅长,如果经过努力能够轻松应对工作,或许你就对所谓的兴趣失去兴趣。
还有可能你的兴趣只是业务爱好,一时的心血来潮,一旦变成工作,你立马对它失去兴趣。
是真的喜欢到可以为之放弃一切吗?如果真的是这样,你多半已经放弃不喜欢的工作了吧。
要判断出自己是哪一种?
不管是哪一种,在兴趣还不足以支撑你的衣食住行前,轻率放弃现有工作都不是好选择。
让两者暂时并存于你的生活,是当下的最优选择。
有一点需要明确,无论一个人未来选择做什么,当下的工作经验,知识,技能,生活经历等都将共同影响你未来在新领域工作能力进展的快慢。换句话说也就是学习迁移,你现在什么都做不好,敷衍了事。也不大可能在你喜欢的领域就突然有了认真细致的好习惯,多半也是一个德行,古人说,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只了解自己喜欢的一小块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其它领域的知识共同决定了你能在一个新领域走多远。
从这个角度看,在你的兴趣不成气候前,认真对待现有工作只有利没有弊。
可以把不喜欢却必须做的事向自己的兴趣靠拢,让它们发生联系。
怎样发生联系?工作中总有些技能点和你的兴趣是重合的。特别是像表达能力这样的基础能力,对任何工作都有帮助。能把一件事清晰说明白,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你并不常见到能把事情说明白说透彻的人,对吧。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多演讲和写作来练习,但想清晰的梳理思想,还真是非写作不能完成。光空想,自说自话的练习,效果不是很好。不写出来,你都不知道自己思维能力究竟是个什么水平?逻辑能力有多差?不信可以试试看。你以为你清楚的东西写出来很可能完全变了样。我自己就是这样,不写出来自以为写的还行,写出来才知道简直是一坨翔。
不管你未来想做什么,都会有跟眼下工作共同的基础能力点,在现有工作中一边打磨这些能力,一边发展自己的兴趣,等到有能力独挡一面时,再跳出来到新领域,何乐而不为呢。
把现实与理想建立紧密联系,挂上钩,是很有效的办法。很多人不喜欢英语,即便学校学过了十几年,一毕业就再也不愿意继续了,但是想想英语学好了,才能提高工资,提高工资才能花费更多金钱在喜欢的事情上,何乐而不为?咬着牙也应该坚持,是吧。对于大多数人,有钱才有谈理想的资格,不是吗。
像我自己也不是很喜欢写东西。以往十年,陆陆续续写过三两篇就不再写了,找不到继续的动力。现在明确了职业规划,就必须得坚持写下去。无论哪一种咨询工作,都需要不断训练思维方式,麦肯锡等世界顶级咨询公司都把写作能力当做入门基础,想要做相关工作,必须能用文字表达清楚所思所想,不能就只有放弃工作。
在各领域做到最牛的往往都是兴趣出发,才走的高远,所以找到兴趣结合自身优势,坚持下去,一定是好的选择。试着实现一把自我,不试试都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能有多出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