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一年又到中秋时, 应景之作, 我就不与质量扯上关系, 谈谈吃的方面, 毕竟, 节日于国人来说, 吃是首要的。
1
一年又到中秋时。 节日到了, 吃是肯定的,比如, 汤圆之于元宵, 粽子之于端午, 年糕之于春节, 当然, 中秋就是月饼。 那些没有标志食物的节日, 什么清明, 中元, 乞巧, 重阳等, 我们大多人都不在乎, 更不关心它们的日期。
说道吃, 当我们吃到喜欢的食物, 我们便说, 这是“小时候的味道”, 来强调它的美味难忘, 这就是难忘初“味”。 我们常说难忘初心, 这只是一种安慰, 因为人心善变, 所谓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但难忘初“味”, 确是真理, 我自己也是如此。
2
我就先说说中秋月饼。 我小的时候, 食物缺乏, 交通不便, 要吃到各地的风味食物, 那是不可能。 当然, 到了中秋节, 月饼还是有的。
那时月饼也不像现在,包装精美, 口味众多。 那时, 通常, 月饼是放在一个大玻璃瓶内来卖的, 或者, 外面包了层纸, 一个一个来卖的。 当时能吃到的月饼,口味也就几乎一种, 那便是,馅是硬硬的, 里面少许花生等坚果, 类似现在的五仁月饼。 不过,我真的喜欢, 有嚼劲, 又实在, 还是甜的。
后来, 接触到各式月饼, 花样繁多, 不胜枚举: 什么蛋黄馅, 豆沙馅, 火腿馅, 水果馅, 又有什么冰皮......偶尔吃过, 我真的难以下咽。

有阵子, 不知何故,网上大闹所谓要取消五仁月饼存在的资格, 我真想上去撕了他们。不过, 想想算了, 毕竟他们不知道我的初味。
3
再说说端午的粽子吧。快到端午, 母亲是要煮一大锅粽子的。 做法也就是:按3份大米, 7份糯米的比列, 把他们搅均, 浸泡在木灰制作的碱水里, 一二天之后, 米变得黄澄澄的,用绿色的鲜棕叶裹了, 入锅, 大火猛煮。 煮的时候, 那香味令我急不可待。
出锅后, 把这个碱水棕沾着白沙糖, 软硬适中, 又香又甜, 真是我的最爱。

后来, 离乡背井, 出门在外, 遇见的粽子, 真的太多, 什么肉粽, 八宝粽.....都远比不上我的碱水粽, 它是我的初味。
4
最后, 我还谈谈零食。 零食种类之多, 好比繁星。不过, 我至今想念的还是那冬瓜条。
小时候, 父亲去外面, 便会带些冬瓜条回来。 看到那雪白的霜一样的水晶条, 我就口水直流。 吃到最嘴里, 又酥又甜, 甜到把人都要软化, 真令人大快朵颐。 那时侯, 我有时还跑到商店里, 去看那放在玻璃瓶的冬瓜条, 远望着也是一种享受。

现在的商店, 几乎不见的它的踪影, 可能毕竟大家并没有我这个初味的经过。
难忘初味! 让我们不谈初心, 来谈谈我们的初味, 如何呢?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大质量, 让我们更懂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