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便翻开朋友圈,知乎,简书,公众号,满屏幕的创业干货,赚钱干货。那么什么叫干货呢?
干货这个词应该是来自农牧业,本意是指用风干、晾晒等方法去除了水分的调味品、食品。在网络流行语中,干货还指不扯淡、不鸡汤、精炼、实用、可信的内容,与水货相对。
记得前段时间有个比较火的公众号不断强调说自己把一本书加工成了短视频,是拿出了书中的干货 。这种做法在商业上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各种读书会和各种社群纷纷上马。 干货 呈现出了多种多样,就是把书中的东西翻拍一下,上马ppt 、思维导图、视频、音频等不一而足。
把书中的知识点,片段 摘抄出来并不做自己的加工,也就是说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总结,更别说提炼了。就是直接把东西囫囵吞枣吃下去,然后在吐出来,这有什么用?记得有位大咖说过,干货不是囫囵吞枣,而是要反刍。反复嚼碎之后才能变成自己的营养,只有变成自己的才能输出给别人。你自己没东西怎么给受众东西?
可是真的有人喜欢吃这种干货,这就是口味问题,我们也没办法多加干涉。但是那些鼓吹这种干货既是真货的言论就是无稽之谈了。
为什么大家看了那么多的干货也形不成自己的体系,还是什么也做不了?因为这些干货在本质上就是一些断章取义,囫囵吞枣的产物,没有种子,哪来的结果?
不是知识不值钱,而是伪干货不值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