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过不去,理性就出不来”
宽恕是一个历程,它不能一蹴可就。请切记,生命是一种“缓抵达”。 ——周志建
 生命是一种“缓抵达”
生命是一种“缓抵达”
经常会有人咨询我:
老师,为什么我学了很多,但是变化不大呢?
老师,为什么道理我都懂,做的时候又回到原点了呢?
……
其实,我也会经常这样出现想法,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说好听一点叫“自律”,说难听一点,叫“苛刻”。
为什么“苛刻”呢?
因为一直以来就想成为高效能人士啊,希望自己也能够快速升级,这里着重指的是“快速”,所以不想经历过程中螺旋式上升的漫长状态。成长的快慢、节奏,无论你是谁?都不可能按照头脑里面的想好事,一蹴而就达成的。头脑知道要接纳规律、接纳自己,可是紧张的时候大脑是停不下来的,必须要计划、比较、思考结果,人不由得会陷入痛点,也就是执着点里面出不来。所以焦虑、愤怒、不接纳、纠结、沮丧、退缩、麻木……这些感受一一光临,让生命深深地体验一把无味杂陈。
 生命是一种“缓抵达”
生命是一种“缓抵达”
与感受和平相处,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年前一直忙到腊月二十九下午,咨询完预约好一位来访者,才回到家中打扫卫生忙年。过年期间,除了吃就是睡,好好的补充一下睡眠的不足。
年后,工作室又加盟了一个新的项目,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拓展,所以要扩大场地,场地扩大了,租金是原来的两倍多,下面紧接着面临装修,人员的配置,品质的要求,各个项目的推进工作,运营与管理的压力也要接踵而来。
用时间线描述一下也就几行字而已。而期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生命深深地体验一把无味杂陈。
学习九型人格两年了,对我的影响力很大。从去年6月份辞职至今,一直在不断地突破性格的卡点:
之前退缩的事,现在勇于面对承担了;
之前兜兜绕绕不敢说的话,现在勇于表达了;
之前压力大了就拖延、麻木的状态,现在觉察后会有更多的接纳,而不是批判自己,找盖子去改造自己;
之前总是想好事的,现在能够不惧困难脚踏实地的去行动了;
这与一直在九型课堂上浸泡,在共修群里写觉察日记,不断地觉察,不断地探索自己是分不开的。
临在、接纳允许,相信自己,如果变成一种“应然”,变成一种头脑的运作。那么一旦这件事变成理性的应然,而自己又做不到时,就会产生罪恶感。然后,生活中会遇见触痛你的人,加上之前被伤害的“愤怒”,加上现在无法宽恕原谅别人的“罪恶感”,这两个东西搅和在一起,就在心里“鬼打墙”(打架、冲突),如此,人怎么能有能量做好当下的事呢?
当你否认情绪,其实也在否认自己的存在。隔离情绪,也同时隔绝了我们与自己的连结,甚至与他人的连结,于是,人活得茫然空洞、缺乏动力。
关闭情绪,等于把自己囚禁在一座黑牢里,不见天日。唯一的救赎之道是:打开天牢,让情绪“重见天日”。认回自己的受伤、认回自己的情绪,永远是疗愈的第一步。
不着急要求自己去接纳,做不到接纳也没关系,请先原谅自己“不能接纳”。
一切宽恕,从自己开始。
 生命是一种“缓抵达”
生命是一种“缓抵达”
让身体放松下来,去改变能改变,接纳暂时不能改变的,储备能量的过程,一路繁花似锦,自己也是享受其中。。。。也许是荆棘满布,也是生命的体验,都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