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兰江的河面正浮着一层清雾,东岸洲上村的菜农却早在打听今天四季豆的收购价格。我家楼下来自洲上村的包子铺老板老吴告诉我连身段较好的四季豆都将裹进售价三元的麦饼中,而种植农真正攥在手心的,不过四角钱。通常,只有弯头的四季豆,麦饼店才会用来做豆馅。
六点半,辅仁路的早市正沸水翻腾。新开的第四家煎包店在蒸汽里若隐若现,油锅滋滋作响如同家中老汉焦灼的叹息。在这条百米小街,我不止多少次来回踱步,看各家门头你追我赶地挂出“用最新鲜的猪肉”的招牌。而那些新开的肉包铺子均采用簇新的蒸笼,不锈钢的寒光刺得人眼睛生疼。业主抹着汗说“这条街的租金还继续保持不变”,话语里飘着不安的气息。也许他家眼下在竞争中存续较为困难,一心想搬到更大城市发展,只是空闲下来的商铺还会有店家不时地惦念。
城市的褶皱深处藏着更吊诡的温度差。溪西新区老年大学门前的包子铺总在七点一刻排起长队,白发老人们数着硬币,像在清点所剩无几的晨光。而市政府围墙外的包子铺,等待那些上班稍迟的年轻白领能随手带上两三个包子,毕竟价格不是很贵。同一轮朝阳下,五六元汤面与十元左右的养生粥各自在玻璃橱窗后对视,一个身段尤其活跃,一个目光经常呆滞。
当临近中午,从农村采风回城的我,乘坐公交车到达兰江大桥上面,总盼望有更多的货船前来,也盼望着不远的杭金衢高速公路兰溪道口冷链车陆续下来。那些装满低价蔬菜的竹筐,经过层层转手的颠簸,最终能在城市肠胃里发酵成光鲜的价签。而辅仁路新开业的第四家煎包店,新打的招牌能在每天的凌晨正常亮起,像一串灼热的省略号,悬在即将饱和的早市边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