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七P87
正负反馈和延迟:系统思考的积木块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反馈过程: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或放大反馈)过程是增长的引擎。只要你处在增长的局面,一定就有正反馈作用。正反馈过程也可以产生加速的衰减:很小的衰减被放大成越来越严重的衰减,就像金融恐慌时银行财产的衰减情况一样。负反馈(稳定反馈)起作用时,就有以目标为导向的表现。如果目标是稳定不动,那么负反馈的作用就像车上的刹车装置。如果目标是保持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那么负反馈作用就会让车加速到每小时60英里,但不会再高。目标可以是明确的,例如公司的市场份额目标;它也可以是隐性的,比如一个坏习惯,尽管我们声称要去掉,但还是坚持不改。另外,许多反馈过程都有“延迟”,就是影响作用过程中的间歇和中断,它使作用的结果逐渐才能显现出来。系统思考语言中的所有观念,都是以这三个元素为基础建立的,就好像英语的句子基本上都是由名词和动词组成的。我们一旦掌握这些积木块,就可以构建系统故事,即下一章中的系统基本模式。
P88
正反馈:发现微小变化是如何增长的你身处正反馈系统中,可也许就是看不见,很小的行动如何被放大,带来很大的结果—或好或坏的结果。而看清这个系统,往往就能让你影响其走向。比如,经理人经常无法理解他们自己的期望值是如何影响下属的业绩的。如果我看到某人潜力很大,就会给予特殊的关注来开发他的这种潜力。当他成熟了,我就感到自己原来的判断很准确,于是就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帮助他。反过来,那些被认为是潜力很差的人,就会由于被忽视和遗弃,而陷入懈怠和凋零状态,工作失去活力,而这又在我心中印证了我不重视他们的理由。有些正反馈(放大反馈)作用是“恶性循环”:坏的开端导致越来越糟的结果。“汽油危机”是个经典案例。一旦汽油紧缺的消息传播出去,到加油站排队加油的浪潮就被触发了。一旦人们看到加油站排队的场景,就对危机的到来深信不疑了,恐慌和囤积行为就被触发了。很快,即使油箱还剩大半箱油,每个人也都要去加满油,以防加油站没了油。但是,正反馈并非一定都是坏事。还有良性循环,即在想看到的方向上不断增强的过程。比如,体育锻炼就能带来良性循环:你感觉良好,于是更积极地参加锻炼,于是感觉更好,于是锻炼更积极。例如,许多新产品都从“口口相传”,开始其市场增长的历程。产品口口相传就能有滚雪球效应(大众汽车的甲壳虫车型和苹果公司的iPod都是如此),满意的顾客告诉别人去购买产品,更多满意的顾客又告诉更多的人。
P91
负反馈:发现稳定因素和抵制的来源负反馈系统是寻求稳定的系统。如果系统的目标是你所认同的,你会很高兴,如果不是,你就会发现你所有的变革努力都遇到了阻碍直到你改变目标,或者削弱系统的作用。自然界特别偏爱负反馈的平衡稳定作用。但人类却经常作出与这些平衡机制相悖的决策,并为此付出代价。例如,经理人在预算紧张的时候通常会压缩员工数量,以降低成本;但是他们会逐渐发现,剩余的员工工作压力过大,而且成本也没有下来,因为完不成的工作又得雇用外部人员,或者付加班费来完成。成本下不来的原因是,系统有自身的工作安排。它有自己隐性的目标,一种未经表述却又非常真实的目标即预期要完成的工作量。在负反馈(稳定反馈)系统中,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来保持某种目标或指标。拿杯子接水就是一个负反馈过程,其目标是一杯水。雇用新员工也是一个负反馈过程,目标是某个数目的员工队伍,或某个增长率。开车或骑自行车也是负反馈的例子,目标是驶向某个方向。
P99
延迟:事情会发生的……等时候一到
在人类社会系统中,行动和结果之间的延迟无处不在。我们现在的投入,是为了在未来得到回报:我们今天雇用一位员工,要等到几个月以后才能使他完全有效地适应工作:我们把资源投入到新项目中,几年以后才能得出期望的结果。但是,延迟常常不被人理解,进而产生不稳定局面。比如啤酒游戏里的决策者,就错误地判断了延迟,他们觉得自己的订单该到货的时候,延迟却总是让订货无法到来。当某个变量的作用需要经历时间来影响另一个变量的时候,延迟就出现了,它成为系统语言的第三个基本要素。几乎所有反馈过程都有某种延迟,但却不被人注意,也不被人很好地理解。而这往往导致当事人“做过头”,即在追求期望的目标时走得太远,做过火了。进食和感觉到吃撑之间的延迟,是对许多用餐者的惩罚。我们本应停止继续吞咽的时候,并不觉得很饱,于是就继续吃下去,结果吃得太多。新开发的建设项目从开始到完工之间的延迟,导致房地产市场过热,最终致使一些开发商被淘汰。在啤酒游戏里,下订单和收到订货之间的延迟经常导致过量订货。「I,重述知识」什么是正负反馈和延迟?他们和你过去理解的反馈与延迟有哪些差异?
对正、负反馈及延迟的新认知:
只要是一种在原有基础上的放大和加速就是正反馈,它同时包括增长肯衰减。而负反馈系指一种原定隐性或明确目标状况基础上的稳定和维持。如果将负反馈视为“相对静止”,那所有除了这个负反馈所代表的平衡点、原封不动以外的上下动态变化都是正反馈。
而延迟囊括了人事物从遭遇变数后到效果实现全过程中所有时空上的隔离,让人们只能感知到当中向上还是向下其中一个面,而不能觉察到“负反馈”和“正反馈”两者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环形回路。
之前认知误区:
正反馈就是正面的、好的、增长的、改善的、人们期待的结果;反之,负反馈就是负面的、坏的、反向的、减少的、恶化的、人们不想带来的状况。
延迟只不过是眼见心明的某种状况推后实现,但至少是在采取某种行为模式之初就尚能够预见的事情发展的必然过程,也就持续一段相对固定的时间、期限。
「A1,规划运用」关于正负反馈,请在你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经常找一个,并说说TA的延迟是怎样的,以及TA对你的影响。
eg:正反馈,在自我成长道路上,我会安排早上阅读书籍和写文章,这个动作给我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于是我不断的强化早上的这一段时间,当持续1给月后我看到效果(延迟),我过去挤压很多需要梳理的内容,写成了文章,让我的课程更丰满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负反馈,说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外出旅游晒的太很,给我的脸上留下了很多斑,我使用了多特瑞的乳香和薰衣草两款精油,1滴乳香或者薰衣草+3滴椰子油直接涂抹在脸上,每周交替使用,半年后(延迟的时间)斑消失了70%,我知道到最后就是我无论怎么用这两款精油,也就是帮我全部消灭掉脸上的斑(目标)。
真正的节约要开源更要节流:
办公中喜欢所谓的“废纸利用”,结果本末倒置,反而发现文员打印越发随意导致了更多纸张浪费……
其延迟体现在没人关注并质疑每次文件打印用纸的正当性,办事马虎大意、文档排版错漏、甚至打印机及其耗材选购与管理的有效性等等,都会影响浪费、重复、损坏的纸张量,带来好纸使用量的缓慢增加,直至超过节约用纸量。
「A2,规划运用」来个头脑风暴,正负反馈和延迟,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帮助我们改善工作或生活或学习。
限于个人认知深度,目前只能想到可以尝试换个角度评判类似以下一些社会生活中现象:
就连赏析“春江水暖鸭先知、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诗句也有系统反馈延迟的身影吧;
养儿不易、教育为先是因为“百年树人”的浅显道理;
关乎每个人对自我成长的正确评估,比如怎么看待学习积累平台期;
知识付费行情剖析,比如近年来这一市场火爆但完课率低,有人高喊“去存量、找增量”;
涉及人们接受与评价新事物,比如共享经济,从单车到充电宝、雨伞,各家各行起起落落,舆论众说纷纭;
维持对法律与道德的内在统一性、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孰轻孰重、到底是惩罚犯罪还是保障人权等问题的理性争论。比如不再任意贬低或随意夸大某一方的功能与作用;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涉及的监狱对人身心束缚造成所谓的“体制化”;
一些市民对“限塑令”、“禁烟令”的城市管理措施接受度;
之所以开展党建工作,走群众路线,搞好统战政策对于全国人民具有深远意义;
“互联网+、大数据、万众创业创新、美丽乡村及民宿建设……”等阶段性、倾向性政策之下“雨后春笋”的良莠不齐;
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有来有往的“情感银行”;
城市早晚高峰期的公共交通调节;
垃圾、污水处理为什么对城市品质关系重大;
某个时期名牌包包等某类产品的销量暴表;
春节前后保姆紧缺或饱和过度等行业岗位供求分析;
一个人感冒能够自愈的合理性;
保健品服用过量的危害;
大医院床位紧张和社区医院难以分流病患之怪现象;
买股票跟涨杀跌未必赚钱还可能赔光血本的原因;
明智听取房价到底降不降的“砖家”意见
理解地壳运动、地球运转跟昼夜四季、火山爆发、印尼海啸之间的关系
海洋捕捞监管“禁渔期”的必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