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鲲有个闺蜜告诉我,
她的前任兼她的初恋,快要结婚了。
她是看到了朋友圈里的共同好友转发了对方的结婚邀请卡才知道,然后她在那条朋友圈下点了个赞。
我问她心里什么感受,她笑嘻嘻地说:
“其实也没啥感受诶,就是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但确实想一想觉得这个人也算是关照过我的人生了,经历了他之后我才成长成现在这样,所以那个赞就是想祝福一下,诚心诚意的祝福。”
前任这个话题,真的是永远长盛不衰。
我听过好多人聊自己的感情经历,发现大家每次在谈论前任时,都特别容易带入“情绪”,无论是云淡风轻、一别两宽还是仍有遗憾、依旧怀念、或者干脆是冷漠,厌烦……
但反正这一话题总会有人有话讲,并且好多人会在最后以“这段感情教会了我……”做一总结。
搞得我特别好奇,是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一点关于成长的迷思,是来源于一个名为“前度”的索引?
所以接下来,想和大家聊一聊关于——
那些前任,教会我们的道理。
《春娇与志明》里有一句台词打动过很多人,是余春娇在和张志明分手后说
“我好想摆脱你,张志明。但才发现我自己已经变成了另一个张志明。”
所以有人说,爱情里的两个人,在分开后会在某天顿悟过来哪怕爱随着时间消逝了,但自己身上残余了对方的影子。
相较于感情后来经历了负面、怨恨和淡漠……
但前任给自己带去的影响却偏向于正面、长期且深刻。
哪怕是有些相爱,最后以伤害告终,但“前任”这样一个存在却依然无法避免的成为了对自己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人。
而这些成长有些是因为两个人相处后遗留的习惯,而有些则是通过分手后的反思逐渐回过味来。
可能是一种新的自我认知、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或者是生活方式和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
而那些好的或者不好的回忆,都会迅速帮我们定位到人生的某些重要阶段。
“凡事要考虑到得失,要更多地学会自尊与自爱。”
有一个很早之前加我微信看感情的女孩子和我讲过,她上大学的时候和一个学弟谈了一场三年的恋爱,最开始因为喜欢对方身上幼稚可爱的一面,她甘愿成为了这段关系的守护者。
整段恋爱中,她包容着对方所有的不成熟,在所有阻碍面前也都是她来让步。
为了等对方毕业放弃了其他城市的offer选择考研,又因为想快点赚钱分担对方的压力放弃了考研选择了不喜欢的工作。
总之每次当这段感情遇到困难时,她都会飞蛾扑火一样想着为对方去牺牲奉献,但当最后在她以为这段感情终于快要尘埃落定时,对方出轨了。
后来也是经历了很久的低迷之后,她来找我,和我讲自己好起来了。
并且讲到,其实在恋爱中是她太不理性了,现在感觉是对方给自己上了一课,但凡是她从前能多爱自己一点,凡事考虑下自己的感受,她可能就不会经历那些挣扎和痛苦。
“不要仗着对方的爱就不去珍惜一段感情,要用爱去回报对方的爱。”
还有另一个男生,是我朋友圈里出名的三好男友,对女朋友正儿八经的温柔体贴。然后有次大家一起聊天,他和我们说起自己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是因为一段特别遗憾的恋爱。
他当时的女友对他就是格外的体贴懂事,为了迎合他的时间自己经常推掉朋友们的聚会,知道他工作辛苦,在家里会给他常备护肝片和眼药水。两个人出去旅游从机票到订酒店到路线,也都会一个人搞定。
但可是那个时候,他反而是个特别不会表达的人,知道对方的好但习惯了一样从来没有给过她任何回馈。反而是忙于工作,经常忘记两人的约定,包括知道她心情不好,也会因为疲于应对而选择漠视。
最后很通俗的,两个人分手后他才回味过来自己曾经错过了一个特别好的人。
但没办法只能接受,然后发现原来爱是个特别容易流动的东西,无论在感情中自以为多么的安稳,都要永远警惕其实爱会流逝,无论对方多爱你,爱也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变得寡淡无味。
所以,这大概就是这位前任教会他的,要珍惜,并且永远不懈怠地在爱中给予对方回应。
//
写到这里,我想大家都会开始回忆自己曾经的感情。
尽管可能忽然有不好的回忆,但不能否认前任的存在,确实就像一面镜子,呈现着一段人生中我们对自己的投射。
哪怕最后没有结果,但恋爱一场,重在参与。两个人会走散,但那些体验会帮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因为一段亲密关系的开始,我们会对对方有更深的了解。但等到一段亲密关系结束,才发现其中我们也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
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这些分散中我们经历苦痛也好,伤害也罢,到最后总会得出一个适应自己一个人继续走下去的方式。
而我们总会通过那些前任教会我们的道理,以此为光,找到下一段爱。
以上,
关于“前任”教会我的道理
鲲就讲到这里了
希望大家看完能够有所收获
或者可以评论区分享一下你们
关于前任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