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分享一点,那会是什么?
11月3日上午第五届拆书帮年会在北京天通苑黄河京都会议中心圆满结束,下午很多伙伴要么回家,要么去参加拆书课。我一个人拉上行李去了故宫。
前一天晚上我查了从天通苑黄河京都会议中心到北京西站和到故宫的方向是一致的,又百度到可以把行李寄存在景点附近的存知己寄存。于是照计划行事。
存好行李后我准备骑车前往。北京市天安门一带对车辆、安检的要求十分严格,一时间没找到放置自行车的地方,就随着前面骑行的人走,结果绕着天安门广场骑行一圈,最后碰到一个交警,告诉他我要去故宫。当时接近下午3点,交警大哥看了一下手表,告诉我:“把车停到那个位置,再走进去。”
我一一照办,按照导航在胡同里走了很久又打听午门的位置,最后终于来到了。
于是就看到了电视里经常出现的那些场景。
很多小伙伴都去过故宫啦,我这里想聊一下我的3点收获或感想。
今天因为只介绍一点,二三点后面介绍,请持续关注。
一、天下建筑物的设置
第一次过天安门安检的之后来到天安门附近,瞭望对面的广场和道路,想起刚刚结束的70周年大典,体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几个字的分量。
天安门广场建筑在故宫建筑群中有什么作用?
现存的北京宫殿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完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其中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天安门广场是明清封建帝王统治时代紫禁城正门外的一个宫廷广场,是普通百姓的一块禁地。
1417年永乐十八年天安门广场在此修建。1954年扩建了天安门广场,拆除了中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户部刑部等衙署、以及仓库棋盘街等建筑,遂成今天的规模。
从正阳街出来,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才能进入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北侧是国旗基座和旗杆,它的南侧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的正面向北,朝向天安门;纪念碑的后面是毛泽东纪念堂,正面朝向天安门的方向;广场的东侧是国家博物馆,坐东朝西;广场的西侧是人民大会堂,坐西向东。
昔日的紫禁城对国内外游客开放,昔日皇家园林成为人民旅游观光之地,这是怎样的殊胜之举,我们活在最好的时代!
在从天安门到故宫的游览中,体会到孔子理解的文王之礼。“礼”中体现序列和包容在今天体现地更加完善。
威严的仪仗队在巡查中会提示游客:“请让一让。”广场是人民的,是包容的,但人民遵从人民子弟兵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帮助,是有序列的。
用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奇葩说》受邀学者李松蔚在2019年第5届拆书帮年会上如何升级洞察力四问中的一问:现象为何存在来看建筑物,果然大不一样。
引用到这里就是:故宫为何存在?
故宫过去是皇帝的居所,天子威仪和皇权的象征。明清两代的皇帝们在此办公——治理天下,招贤纳才,在此生活——后宫佳丽三千,开枝散叶。
在此之前,我不太理解北漂。但这次北京之行,我理解了北京为什么会如此拥挤。、
中国之大,首都北京只有这么大,不是谁都可以立足京都生活,是如此稀缺的资源,人人向往之,所以竞争激烈,人满为患。报考北京的同学和家长真是眼光独到长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古往今来的读书人的梦想便是“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共产党的理念更是崇高——“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牢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共创共建和谐美好的地球家园。
写到这里,我也理解了范仲淹那句千古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伟大与豪迈。
再看看拆书家“陪伴赋能、拆为己用、反求诸己、持续精进、共同成长”的价值观,你有没有感受到层层递进的理念升华?有没有明白什么叫精英?——反求诸己、助人达己!
这也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需求:自我实现的需要。
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所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 感无不通,与反求诸己、助人达己的理念是一致的。
一切建筑物都是人思想的产物,用来满足需要。从这一点出发,果然一目了然。
这是我的第一个感想与收获。
加我微信一起经营有爱的成长。
——五福生涯规划师
五福心法创始人
让幸福泡泡疗愈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