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中医大夫,却也听说过“表虚不固”这个专业名词。我个人的理解,所谓表虚不固,就是人体的防护功能比较虚弱,人体容易受到外邪的攻击。说通俗一点,就是人体看大门的保安不太尽责。或者不大敬业。 在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时,人的正气容易流失或受到损害。
人的正气,是人体能量的源泉,它包括各种营养物质的精华,并以此构筑坚固的人体防御体系。在正常情况下,人的正气储存在体内,是用来推动气血运行的原动力。当人体最表层有固摄能力的时候,人的卫气营血就能正常运行。可一旦表虚不固,也就是看大门的把门不严时,人体的阳气与外界的邪气, 都会自由出入,并在相遇时相互攻击。这时,人们要么大汗淋漓,要么气喘吁吁。要么神疲乏力,要么心慌气短。甚至引发其它脏器病变。
表虚不固的原因很多。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避免伤害。表虚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个虚字。但补虚不能一蹴而就。它就像一项工程,既需要时间又需要材料。吃药不管用时要寻找原因。只有对症下药,症状才能缓解。但有时吃药只是缓解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虚的问题。
前些日子,我得到一个治疗汗症的偏方。老伴儿吃了三副就有了疗效。 可她浅尝辄止,停药以后汗症依旧。老伴儿不耐烦了,说“吃就管用,停药又犯,根本治不了病。”所以想换处方。
依着她的逻辑,我以开玩笑的口吻对她说,“一吃就饱,吃饱了还饿,这馒头根本不治饿。”这是什么道理,什么逻辑?我的观点是,只要吃药有变化,就应当坚持一段时间。对于虚证的治疗,更是应该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