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论》
太极拳知静然后可以为动。
手脚四肢百骸愈静,其中心贯穿气愈动。静到极处,动到奇处。
常人以拳脚动为趣,太极以意气动为真。未之有动,先以为静。
静亦静,动亦静,专意求柔,无意成刚。
世间拳友多去刚求柔,逐静离动,则延年益寿不远矣。
《动论》
太极拳为意气拳,其动亦为意气。
凡一意在身体求动者,为谬动。
凡一意在身体求劲者,为谬动。
凡一意在身体求整者,为谬动。
凡一意在身体求如何如何者,全为谬动。
太极拳本不是身动,求在身上,与缘木求鱼何异?
其动在意,虽胯下只开一指,亦是动。
其动在意,虽身躯懒散无力,亦是动。
其动在意,虽高高抬起,轻轻放下,亦是动。
其动在意,虽看似无桩无势慵懒至极,亦是动。
然其动,深至内腑,纵横经络,贯注气海,是为真动。
《混元一气论》
由静而生动,其动在混元气,其范围不离盆腔,及后腰,及丹田,概称混元一气。
混元一气动,则四肢为梢,为鞭梢,为奴婢,皆听命混元一气。呼之向东则东,招之即来则来,迟缓劲急,概莫如是。
然混元一气不可偏颇。偏下则气滞,偏上则气浮,偏左则左沉,偏右则右重。
气以直养而无害,心以无住而坦荡,天理如如。
《破论》
太极拳精进全在于一破字,破除一层障碍,则得一层精进,破除十分障碍,则得十分精进。
人之初始,本无无明,于尘世沾染日久,始现种种障碍,然世人皆以有所得而自负。
故太极以静入手,除积习,建良知,禅宗以空入门,除烦恼,入正见。
不破不立,破小得小,破大得大,不破则百弊缠身,离太极大义远矣,离延年益寿亦远矣。拳友们不可不知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