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太极四论

太极四论

作者: 点金成玉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09:31 被阅读0次

《静论》

太极拳知静然后可以为动。

手脚四肢百骸愈静,其中心贯穿气愈动。静到极处,动到奇处。

常人以拳脚动为趣,太极以意气动为真。未之有动,先以为静。

静亦静,动亦静,专意求柔,无意成刚。

世间拳友多去刚求柔,逐静离动,则延年益寿不远矣。

《动论》

太极拳为意气拳,其动亦为意气。

凡一意在身体求动者,为谬动。

凡一意在身体求劲者,为谬动。

凡一意在身体求整者,为谬动。

凡一意在身体求如何如何者,全为谬动。

太极拳本不是身动,求在身上,与缘木求鱼何异?

其动在意,虽胯下只开一指,亦是动。

其动在意,虽身躯懒散无力,亦是动。

其动在意,虽高高抬起,轻轻放下,亦是动。

其动在意,虽看似无桩无势慵懒至极,亦是动。

然其动,深至内腑,纵横经络,贯注气海,是为真动。

《混元一气论》

由静而生动,其动在混元气,其范围不离盆腔,及后腰,及丹田,概称混元一气。

混元一气动,则四肢为梢,为鞭梢,为奴婢,皆听命混元一气。呼之向东则东,招之即来则来,迟缓劲急,概莫如是。

然混元一气不可偏颇。偏下则气滞,偏上则气浮,偏左则左沉,偏右则右重。

气以直养而无害,心以无住而坦荡,天理如如。

《破论》

太极拳精进全在于一破字,破除一层障碍,则得一层精进,破除十分障碍,则得十分精进。

人之初始,本无无明,于尘世沾染日久,始现种种障碍,然世人皆以有所得而自负。

故太极以静入手,除积习,建良知,禅宗以空入门,除烦恼,入正见。

不破不立,破小得小,破大得大,不破则百弊缠身,离太极大义远矣,离延年益寿亦远矣。拳友们不可不知也。

相关文章

  • 太极四论

    《静论》 太极拳知静然后可以为动。 手脚四肢百骸愈静,其中心贯穿气愈动。静到极处,动到奇处。 常人以拳脚动为趣,太...

  • 太极哲学基础

    太极哲学基础 徐怀清//《太极学笔记》 哲学上有一元论、二元论、三元论、四维论、五行论、九宫论、...

  • 中华太极学

    中华太极学 第一辑 徐怀清//著 目次: 一:《现代太极学》精论 二:太极文化脉系 三:太极学大纲 四:焦作灵泉与...

  • 太极论

    (妙真太极录) 太极论,不是普通的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中华太极文化始终体现的是一体论、本体论、整体论、体统论。...

  • 太极认识论

    太极认识论 徐怀清//著 目录: 一 )、 太极认识论简论 二 )、 现代认识论的繁杂和混乱 三 )、 太极认识论...

  • 太极拳论四

    上一篇文章说了太极拳弓步的一个小要求。对于弓步时,屁股要沉下去,同时后腿能蹬直,这也不是短时间能练出来的。有朋友说...

  • 内家功夫--------从洗髓经、易筋经到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

    四,杨露禅、杨澄甫太极拳论 杨氏太极拳宗师杨露禅先生没有流传下拳论,只留下一句:收身中定,往开里打。 收身,身体三...

  • 【文魁大脑《博赞思维导图管理师认证班》李开航 第九幅 太极拳论笔

    古文拳论一般没有废话,字字珠玑。这篇拳论我把它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说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动静生化的道理。...

  • 转发师父《太极与六合》博客文章

    浅谈太极拳与六合拳 2014-01-30 21:49阅读:727 曹凤岐 武术就是武术,太极拳论不是太极论,这样分...

  • 太极论

    古人的太极论 人皆知太极在未有天地万物之先,而不知既有天地万物,各有太极具焉。太极有时候、有真种。自运行而言则曰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极四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mw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