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在不停地跋涉,看过一程又一程的风景。然而,我们总是期待着远方有更好的更美的风景,所以,在一程程的期待变化中,我们总是经历着期待,兴奋,然后又失落,最后回归到平静。
我开始渐渐明白那些我在夜里,在白天的阴暗里,内心的喧嚣叫喊都是人生发展过程当中必经的某个阶段。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会很不想面对未来的日子。柴米油盐,锅碗瓢盆,褪去了青春的青涩激动之后,我到底还会剩下什么呢?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所有的美好其实都是我们自编自导的一场戏剧的话,那么从一开始,我还会不会如此地投入呢?
2016年,我把它称作我的追星年。在这一年里,我开始因为喜欢一个男生而去尝试很多以前循规蹈矩的自己不敢尝试的事。在这一年里,我开始因为喜欢一个人而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卑微,无力。我知道,不论我怎样努力,我都只是人群里面的不起眼的一个粉丝而已。在这一场自我陶醉,自我放逐的游戏中,我只是一个旁观的看客而已。杜拉斯在《情人》里说,我18岁的时候就老了。老,真的是一种心理上的产物,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无关。我自从20岁开始,就感受到生命的苍白带给我的衰老无力之感。也许,我会疯狂地去做这些的原因,是因为在逐渐逼近的年轮上,我想,我还拼命想抓住点什么,留下点什么,我把它称之为最后的疯狂。
今天是11—28号,是我喜欢的爱豆的生日。在很多天之前,我就开始盼望这一天的到来。人,到了某个年龄之后,会越来越不喜欢过生日。但是,对于,别人的生日,尤其是爱豆的生日却会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致。我们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来纪念这一天,会很想要将爱豆的青春与自己的联系起来。类似于一种仪式感。就像我一样,会在这一天,莫名的兴奋,平日里总是素颜出门的自己会从头到脚将自己好好拾掇一番,将自己好好的打扮一番。然而,我并不是要出去见什么人。只是因为今天的日子很特别,所以,我想要深深记住这种特比。仅此而已,罢了。
青春是一道深深的代沟。不论我们是多么试图与时代接轨,但是刻在每一代人身上的印记总是深刻清晰的,它完美的将每一代人的距离拉开。我们永远都活在自我的阐释之中。所以,当某一天,你会听到某首歌不自觉的流泪,回想起从前的时候,也许青春就正在与我们告别。
但是,这一代的我们似乎并不想这么快与青春时代挥手告别。对于青春,我们从小到大有过那么多的遐想,还未能好好的释放便要开始面临毕业后毫无幻想的人生。找工作,买房子,结婚,生子,侍奉公丕,孝敬父母。扳着手指头便能想到的人生。而这所有的一切,其实就是让我们的生命在一天天的消亡中逝去,静等死亡的到来。
所以,还是青春的时候好。因为人生不确定,所以可以对未来抱有无限的畅想,因为人生的画卷还未展开,所以就可以尽情的去玩,去嗨。当到了某天,我们将模糊的人生一步步过成确定的时候,我们也许是在加速奔赴在死亡的路上了。
我一直认为追星不仅仅是追星。也许在路人看来,我们的那些疯狂,那些深情都是毫无价值可言。其实也许只有追过星的人自己才会明白,在这一路上,我们一直是在追寻自己的意义。那些混杂着迷惘与遗憾,那些年少的梦想与时光,那些在深夜里的低低饮泣,那些面对世界时的无力,惶恐,后退,所有这些复杂的情感包裹着我们的爱与泪都一同寄托在了我们爱的少年身上。然后变成时光机,在若干年后,打开回忆的抽屉时能够一并回忆起那些我们一同走过的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