屿玬
走出楼门,入眼是巴掌大的黄叶在彩色橡胶路不停翻滚,映着漫天的土黄的雾霾,朦朦胧胧的心情莫名沉重。
路两边的树也被去了多余的枝叶,准备过冬。紧了紧衣服,加快脚步走向选修教室。冷风吹到脸上,不自禁的缩了缩脖子。
快走到楼门口的时候,门口附近有两抹突兀的颜色,绿色!楼门口有两颗把比较高的松树。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两抹绿色格外醒目。
抬起头,看了看这两科棵松树,平常不曾注意的两棵树在今天引起了我的注意力,郁郁葱葱的两棵松,在这万树凋零的季节依旧散发生命的魔力。
在万树都凋零的寒冬,大自然却给松树这样的特性,是不是有些过分不公平呢?想想,应该不是吧!
一年四季,所有的生命都有它的规律。从恢复到正常的形态,再从正常形态到繁荣的形态,最后在走向沉寂。就跟眼中的月亮,阴晴圆缺。
那是什么让松在这寒冬里仍然保留自己的色彩,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不过要是把此情此景放在我的生活中,我应该可以知道一些的。
放在生活中,环境如此恶劣,就相当于社会环境很恶劣;而能在恶劣环境中依旧保持自己的“色彩”的人应该就象征着那两颗松。
是什么造成这样的结果,我想应该是自己的默默努力。这种人就象生活中那种默默无闻,悄无声息,却总能在关键时刻能站住的人。
做到这样的人都有像松一样的持续努力。愿你如松一样。
在选修课上,我的思绪并没有回到课堂,这思绪呀,飘向了我的家乡。
在哪里,有一个传奇事物,他的名字叫胡杨。
松,是松让我联想到更跟它具有同样特性的胡杨。但是我觉得胡杨更坚韧。
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被维吾尔族人称其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
在我心里胡杨要略胜于松。在边疆,我的家乡,胡杨更多的是被塑造成一个扎根边疆的战士。它坚定的信念,在那个年代被强烈需要,战士的形象就跟胡杨紧密相连。
可它在我的心里胡杨作为坚持者的形象远远大于战士形象,在一望无际的荒漠里,只有他坚定自己的信念,一如既往的驻守在自己的位置上。
有天赋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坚定自己,在自己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我就很羡慕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且一直坚持下去的人。我做什么事都不能够做很久,总有很多突如其来的事来打乱计划好的事情,让我很无奈。
不过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种无力感,在突发事件来临之后,还是有很多机会可以补救回来的,可就是不想补救,还是内心不够坚定。
胡杨就是我以后的学习对象,有人说过,你一直努力,最后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虽然,听这话感觉是鸡汤,可是慢慢想想,感觉还是有一点点道理的。
可是要做到,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往往都是虎头蛇尾。前一秒破釜沉舟,准备背水一战,下一秒却三分钟热度,一点困难都不愿意克服,直接放弃。
说实话,我最讨厌自己的时候,就是这个时候,极其讨厌。
不过以前觉得自己特别难受的时候,我就说,没有经历痛苦就得来的东西,也就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勉强可以让自己躁动的心平静一下。
现在,还好,一天也有很多事,能这样安静的审视自己的机会不是特别多,也学会强迫自己,还有和自己和解。
做什么事有紧有松才能更好,更长久的坚持下去。
最后,我跟大家说句话:能让你变得更好的,多半都是胡杨,松树一般的特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