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讲讲弟子规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嚎气随,挞无怨”这句话,其中这个“挞无怨”是什么意思呢?
从字面上翻译来说,就是当父母有过错,向他们进谏时,如果父母很生气,要忍耐,要让他们打。那么事实上古代的人是这样做的吗?父母想打就可以随便他们打吗?我们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
孔子有个弟子叫曾子,有一天曾子的父亲因为曾子做错了事就很生气,随手抄起一只大棍子,就劈头盖脸的向曾子打去。曾子觉得我是个孝顺的人,父母打我我不可以躲闪,就站在那让父亲打,没想到父亲一棍子过去就把他给打晕了。他醒来以后,顶着头上的大包乐呵呵地跑去向孔子报告。他心想我这么孝顺,任凭父亲打,孔子肯定会表扬我了。
没想到孔子却教训起他来了:“小曾啊!你可曾想过你这是不孝啊?”
“啥⊙∀⊙???”曾子一脸黑人问号,“我被打了怎么还是不孝尼?”
“小杖受,大杖走。”,孔子缓缓道来:“父亲轻轻的打你还可以承受,顶多受点皮肉之苦。如果老人家在气头上,下手重了点,把你打死了,你说该是谁的错”
“这……”
孔子继续道:“杀了人是要偿命的,他不但要背上杀人之罪,还要承受丧子之痛,那你这样做算孝吗?退一步讲,如果把你打伤了,连累他反而要照顾你,那也是不孝啊。”
所以古人就很明白事理,凡事都有度,父母打你,超过你所承受的,就要走,这就是“小杖受,大杖走”!这才是明智的孝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