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在书外

作者: 宽宁 | 来源:发表于2022-03-30 14:21 被阅读0次

侄女问我:“姑姑,人为什么要上学?”

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因为大家都上学,所以你也要上学。”

“因为上学可以让你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

“因为上学能够让你将来有好的未来。”

“因为上学......”

我想了想这些答案都不怎么好,最后说:“这个问题让我想想再告诉你。”

上周末,侄女像往常一样来我家里写作业。她不情愿的打开数学练习册,脑袋枕在手臂上,以一副美人鱼的姿态慢慢地在练习册上爬写着。

看着她对写作业这样消极,我就坐到她身边,我说咱们一起写吧。

我的目的是想看看她哪里不会,带着她学习怎么分析一道题。

她们的教材上讲到了质数、合数。我们先把概念弄明白,然后做数学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分析着一道一道的题,但是隐约觉得这样做题真的很没意思。因为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用,为什么要把阿拉伯数字分类为质数、合数、奇数、偶数。

被灌输式的学习,真的学不动。

我问她你知道质数这个词是谁定义的吗?为什么要把数分为质数和合数吗?

侄女摇摇头,说是呀,为什么呢?老师没讲。

我说我们一起查查吧。

百度了一下,才知质数和合数通过歌德巴赫猜想早在很久以前由欧德几里提出来的。

在学校,老师往往只能抛砖引玉的讲概念、定义。至于概念的起源涉及的很少,或者根本不讲。虽然孩子们会解题,但也仅此而已。她们会以为这些知识是自然存在的,并不是由一代代人推理而来的。

我记得陆游跟自己儿子说,你要学诗,功夫在诗外。我此刻深刻感受到知识在课本之外。

学校老师和家长一般认为看课外书是不重要的,是无用的,因为考试又不考。但最后课本上的概念和定义注定都忘光了,记住的受益终生的,往往是那些“闲书”里的故事。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但我认为学校更应是启发孩子求知能力的地方。在探索求知的路上,他们所获得的思考力是受益一生的。

相关文章

  • 知识在书外

    侄女问我:“姑姑,人为什么要上学?” 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因为大家都上学,所以你也要上学。” “因为上...

  • 知识在书里,学习在书外

    ——厦门研学之旅的质疑与教育思考 2016年12月5日至12月10日,湘郡未来实验学校一行361名学生在25名老师...

  • 书在书外

    努力 方向不可改变

  • 《功夫在书外》

    《工夫在书外》 ——品读书法家王冰石的一组诗词文 / 卢冷夫(解放军《红叶》诗刊主编、中华诗词学...

  • 功夫在书外

    只想无所事事的周末,慵懒会令人紧张吗?人生真的有按部就班的方程式吗? 年纪大了,是开始老油条了吗?还是开始懂得并非...

  • 功夫在书外

    书法,在一般人理解就是行草。大家喜欢看那线条曲折盘绕,揖让腾挪,表现出来的种种情态样貌,仿佛幻化成了满纸云烟,令人...

  • 读书,工夫在书外

    有人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朋友,一本坏书就是一个坏朋友。 又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等同跟一个睿智的人说话,而读一本...

  • 梦在书中 梦在书外

    梦在书中:夜晚读无用但有趣的书,将白天诸事放空,守望心中的梦想,只为愉悦心情。 梦在书外:白天读有用之书,志在依靠...

  • 你在书内,我在书外

    (注:在晋江文学城发过,本文没有抄袭) 我翻遍了所有的书籍、诗篇,匍匐在岁月的间隙里寻找你留下的蛛丝马迹,拼尽全力...

  • 书外书

    舞台设计家妹尾河童先生的亦文亦画的《窥视印度》里夹杂着诸多他在旅行中的见闻素描。四号线地铁上,我恰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在书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gi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