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W和L先生,我身边两个年入千万的创业者朋友

W和L先生,我身边两个年入千万的创业者朋友

作者: 地气财经 | 来源:发表于2018-09-18 18:07 被阅读68次

地气导读

在“消费降级”概念流行的当下,抓住“下沉市场”和“五环外”人群,似乎成为了一大创业趋势。从最近上市,身价倍增的拼多多、趣头条,就可以看出,做底层商品或精神服务的潜力有多么巨大。

同时,他们创始人开始走的,都还是典型的精英路线,后面逐渐与庞大的草根用户接轨,在中国,这会是一条必由之路吗?还是说有更远大的征途,不该被现实的利益所遮蔽。

通过《创业家》杂志前主编申音八年前的一篇文章,对两类创业者的精辟解析,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变与不变,或许对观察如今的消费市场亦有启发。

作者 | 申音

中国没有一个所谓“全民的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是人为割裂的。它既存在于精英的Think笔记本上,也存在于草根的MTK山寨机中。我们的精英也许和美国同步,草根却与越南同步。

我有两个朋友。

L的公司在上海,大半时间跑广东。他是华南某所不太知名的大学毕业的,小眼睛质朴男,多年以前还

是个文学青年。哥们做手机网游的,我见他使过好几款手机,但最贵的一个也不过1千多块钱。

比起什么Web2.0、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他更关心珠三角的几千万农民工和城市边缘的大学生“蚁族”,怎么关心?在东莞的夜宵摊上跟他们拼啤酒,在富士康厂区外网吧里刷夜,跟靠做他们生意开上宝马的便利店老板扯淡……

W猫在北京中关村。他从小就是个脑袋很大眼睛发亮的天才少年,数理化成绩很好,逻辑思维超强,英文和中文一般流利。在首都某著名大学毕业后,W直接去美国名校拿了硕士,接着回国创业。

我一直觉得,他是硅谷Geek们的中国版。诸如iPad之类的新技术玩意,我总能第一时间从他那儿找到。他也是国内把玩Facebook、Twitter、Groupon、Foursqure的人。啥叫互联网的未来,W做的网站就代表互联网的未来。

W比L拥有更多的掌声和名声。但遗憾的是,他做了好几个连投资人都觉得很酷的网站,却始终没有挣到大钱。

原因不外如下:要么是起个大早,却被一大堆抄近道的同行给围追堵截;要么因为资金接济不上,只能让一个更有资源实力的大公司直接吃掉,还有的不知道触了哪根高压线被主管部门直接暂停。

L的生意是实实在在每天都能数着钱的,他都已经可以打高尔夫了,但他并不想告诉无关人他挣到钱了。说了也没人信,几十万月薪不到2000的打工仔拿着300块钱买的山寨机玩L公司做的游戏,每月给他贡献过百元的ARPU值,换句话说,他们收入的十来分之一都心甘情愿地送给L了。

我有时也想不通,W针对的客户明明是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中最有消费能力的精英。为什么他们舍得花钱买最贵的手机,换最新的笔记本电脑,下最好的馆子,在网上却什么都要免费。

圈里公认,只要是W做的事情必定引来围观。同行也好,媒体人、营销人也罢,口口相传,网站流量和用户量几乎是一条直线往上蹿。但奇怪的是,过了没多久就停止上升势头,开始跟中老年同志的心脏一样来回震荡。

我也问过L,他的这些草根用户没几个有自己的电脑,更谈不上3G,究竟是怎么发掘的?L笑笑说,网吧都不是最有效的渠道。

厂区周边有很多便利店,工人一下班就聚到哪儿。老板提供一台电脑,里面装了各种手机用的游戏、MP3、电影,再备一本类似早年K歌房里的“点歌簿”。不用上网,拿根USB数据线,想要什么下什么。还有更方便的,用手推车直接送到宿舍门口。

有次跟L吃饭,他提问我:如果一款游戏要打入45万富士康工人的市场,该请哪位代言人合适?我先猜周杰伦,摇头,丫目标受众是城市,又猜春哥也不对,她只杀伤学生和少妇,怒了,决定猜当红的凤娇,还是被鄙视!正确答案是凤凰传奇,有百度歌手榜单为证。备选是慕容晓晓。完全超出我知识范围,还好我没猜韩寒。

过去W单纯地以为凭技术就能改变社会,现在他知道你可以不过问政治,但政治会来过问你。不过,要让一个海归精英学会怎么跑门子疏通关系确实有点臊。L曾经愤青过,但如今很务实,好的商人都是知道怎么看《新闻联播》的。

他挺关心运营商的人事变动和扫黄整顿,还搞过几次工友联谊会,虽然目的是为了推广他的游戏。前一段富士康工人“12连跳”,他很严肃地跟我说,这事他们有责任。我吓一跳。

L讲,那些一想不开就跳楼的年轻人正是他的衣食父母。一部手机通常就是这些工人唯一的娱乐设备,与厂外世界交流的唯一媒介。他们有责任让工人们更快乐。

我所认识的投资人都对W评价很高,但却更爽快给L投钱。因为他们的心里也明镜似的:在中国,做精英的只能赚吆喝,做草根的才能赚着钱。腾讯、百度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嘛。

上海那位梳分头打摩丝的笑星说过一句经典:我是喝咖啡的,北方那两位是吃大蒜的。咖啡是舶来品,感觉很洋气,吃大蒜却有益身心。今年炒大蒜的都挣了很多钱,没听说谁倒腾咖啡挣了钱。中国的互联网好像也是一样?

我曾经突发奇想,如果把W和L对调位置,情况会不一样吗?他们会更理解各自商业的长短吗?后来想想觉得这事不太可能。

W所追求的互联网,其实是一个“美式的互联网”。在美国,信息革命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从1950后到1990后都是“数字化的一代”。他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数字鸿沟”,他们的生意与生活,工作与娱乐都与互联网分不开。这也是为什么80后的扎克伯格能够和50后的乔布斯、60后的贝索斯、70后的佩奇同台竞技的原因。

同时,美国的社会结构是一颗“橄榄”,没有那么大的贫富差距、地区差异、城乡之别,所以,美国的互联网可以说是“全民的互联网”。

但当下中国的社会结构,原本我们以为它会是一座“金字塔”,但越来越变成一颗“图钉”。W和L一个站在削尖的头上,一个站在遥远的钉帽上。中国没有一个所谓“全民的互联网”,中国的互联网是人为割裂的。它既存在于精英的Think笔记本上,也存在于草根的MTK山寨机中。我们的精英也许和美国同步,草根却与越南同步。

事实上,中国的“数字化一代”只存在于北上广等一些大城市,20-40岁之间的几千万中产阶级。剩下的几亿中国互联网用户归根结底都只是QQ用户。互联网改变不了这个现状,能改变它的也许需要更宏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

我相信,L看穿了所谓“中国的互联网”的本质。哪些精英们的欲望从来不缺乏满足的渠道,太多的企业在追逐宠坏其实有限的一群客户。相反,有一大批“数字化贫民”却没有办法利用互联网改变自己的命运,没有条件通过网络让自己的生活质量飞升,只能沉醉于廉价的虚拟娱乐中。L的商业很符合本土国情,很和谐社会,但他能够走出国门吗?

我一直相信,终有一天,W能做点“代表先进互联网”的事情,让美国人也能跟着咱们屁股后面学。可现实的磨难会不会打消他的意志呢?

按照哲学家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呆在自己挖的一个洞穴里,我们所见的世界只不过是被阳光抛到洞穴墙壁上的影像,而我们这些洞穴的居民却把它当作是真实的世界,因为我们没有见到过其他的东西。而真实的世界却是在洞穴之外,在有太阳的地方。

不管看这个BLOG的各位精英们是否承认,我们和某些人——一群数量比我们大得多的人(中国的农民工、刚毕业的大学生等等,大概3亿人),完全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如果能关注那一群人,还会有很多机会。但很有可能,我们永远都走不出自己呆的洞穴。

相关文章

  • W和L先生,我身边两个年入千万的创业者朋友

    地气导读 在“消费降级”概念流行的当下,抓住“下沉市场”和“五环外”人群,似乎成为了一大创业趋势。从最近上市,身价...

  • 故事悲欢离合 辗转成歌

    分享一个W先生和L小姐的故事 W先生和L小姐是在校园兼职群里认识的,L小姐好巧不巧的加了W先生的扣扣,...

  • 03 W先生和L小姐的情感破裂

    东窗事发,Y小姐向L小姐告发了W先生和她的事情,L小姐和W先生直接崩掉,毫不犹豫分手,L小姐很伤心,W先生也很伤心...

  • 06 W先生终于有时间考驾照了

    在W先生和L小姐分手之前,W先生一直想着准备驾考,就是因为L小姐说过想坐副驾驶。L小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W先生能感...

  • 我和你,只是一根橡皮筋的距离

    L先生和W小姐认识的时候是在W小姐出差去英国的飞机上认识的,L先生正好坐在W小姐邻座的位置上。W小姐盖着飞机上分发...

  • 02 W先生和L小姐的快乐时光

    其实W先生已经和Y小姐在精神上分手了,但在认识L小姐以后还时不时和Y小姐存在肉体的幻想。当然,这时候,W先生和L小...

  • 至此喜欢与阳光都归你

    w先生和L小姐都只是芸芸众生之一,谨以此篇记录有彼此的瞬间。 001 W先生是个很注重营养均衡的人,而L小...

  • 女孩,请守住自己的尊严

    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L打电话跟我说,W先生有女朋友了。 我当时毫无意外,因为我早就已经猜到了这样的结果,L和我说她...

  • L小姐和W先生的故事

    没有花 这刹那被破坏吗 无野火都会温暖吗 无烟花一起庆祝好吗 若爱恋 彷似戏剧那样假 如布景一切都美化 连相拥都参...

  • 003

    W先生会很认真地和L小姐谈以后,他的未来里面总是会有她。W先生没有寒假了,会在参加完什么活动的时候告诉她,然后让L...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W和L先生,我身边两个年入千万的创业者朋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hm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