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例常上班,行进上班一半路程中,突然感觉车后轮打滑,缓慢停车察看,后轮胎被铁钉子扎破。随即下车推行,边走边想。
“送到专卖店去维修补胎。”这是一个下意识的常规思维。
“此时,哪里有运输的工具将电动车拖过去?”稍微犹豫了下。
“或许把货拉拉叫过来,再送过去。”抬头张望路边四处没有看到电动车维修点。
“货拉拉方案是可以,可是维修时间太久,一个来回最少4个小时,或许再坚持推行一段距离或许可以能找到维修点。”我自相矛盾着。
路遇一保安大哥和我闲聊:“前面不远处有个店可维修轮胎。”
言谢后找到了维修店。几分钟操作后,轮胎好了。当时感觉,补胎不是要用锉刀胶水什么的吗?原来是灌装液体冲进轮胎,再充气后液体溢满针插孔。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修好了,还正常上班时间赶到公司。
我要记录这个小插曲是因为在经历后。当下的焦虑,只有顺气自然的去面对才是符合自然规律。事情发生了,抱怨或是绝望只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它本身就是生活的一个小插曲。还有,补胎的技术也见证了老百姓生活感受着社会生产力的先进。所有客观事物的发展,受约于主观认知度的变化。我们一定不要固定思维生活在现实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