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人分享了这张图片。我看着这张图片深思许久,心中感触颇多,突然想写一点东西,为自己曾经走过的道路做一个祭奠。
从情绪的奴隶到解脱出来,这个过程真是艰难不已,
即便如此,也仍然常常受到情绪的反控
在我个人看来,第一层次的麻木元素前面还应该有另一个元素的存在——压抑。极端的压抑感和巨大的失落感会在迷茫到来下被全面引爆。
我们常常为过去自责,又常常展望未来。然而我们从当下看到的未来,只不过是我们借由当下环境所推导出的一条时间线,但是未来会出现的变量并不在我们能够想象的范围之内。这就导致我们在当下看到的未来所产生的感受,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对现状的一种意识投射。
说到底,我们败给了拒绝探索内心的恐惧,还有我们自己的贪婪与懒惰。
然而恐惧又是什么呢?不过是风中沙,不过是自我满足的昙花。
释迦牟尼有叹:“善哉善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未证得。”
在时间与现实的交错中亡羊补牢,只是因为想要的太多不愿意放手。最终却每条路也走不上道。
自古以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者兼得之法,非常规所能及。
我个人认为转换之道的学习要比平衡之道更难,因为他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肉体和心灵,而是大量的基础阅读量,
在大量的理论基础上亲自去反思实践,提炼出来的技巧,才真正对自己有效,
毕竟每没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的大脑处理器都是单元的,注意力很难被自由分配,就算学了所谓的微表情分析,在真正谈话的过程中也很难用上。
其次才是不断的反思与总结实践去提炼技巧。
漫漫人生路,现实与精神的的对立与统一,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让那些无法说出口的苦衷化作春天的鸽子,为大地带来希望的花粉,在这名为夏季却没有一丝阳光的日子里,为所有上路的人送上祝福。
所谓的大人并不能给我解答,我的朋友,你又何苦挣扎。这世上每一件事情都是在无限重复,只不过换了个名字换了个剧本。
精彩的东西都鲜艳,所有的鲜艳都有毒,哪里有什么浪子回头那种烂漫的说法?不过是从燃烧的灰烬里拿起的最后一丝安慰。
虽然它提供了现实与主观意识层面的理论基础,但是未尝不能用这种思路进行扩展。
迷茫压抑的能量能否如性能力和精神力一般自由转换?负面能量温养出来的心灵又是否具有更广泛的包容性而非抱着以打破思想局限性却在岸边摇头驻足的世俗之物呢?
…………
也许有些路一开始就不应该那么走,但是那又怎么样呢?无所谓了,也许吧终究是也许吧,纠结没有任何意义。
未雨绸缪做得太过就变成了杞人忧天。只需要做好三四月的事情,剩下的交给时间,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有时候混乱也是一种美,如同在烟酒下飘飘欲仙的大脑,闭上眼睛感受内心的声音要比做爱痛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