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甚深

作者: 心栖莲池 | 来源:发表于2019-06-13 12:27 被阅读174次
此甚深非彼玄妙深

佛法般若教法中,“五蕴皆空”的“空”的含义,通俗而言就是“空无、没有、不存在”,这是世间常人共许的含义,并没有什么甚深难懂之处。五蕴皆空,含义就是般若经说的凡夫五蕴诸法本来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的意思。此理唯大乘地上圣者亲证,一切凡夫外道二乘难信难证入,故名“甚深”。

五蕴是凡夫境界,五蕴皆空就是凡夫五蕴诸法本无所有。这个空,非先有后变空,是本来空。而所有凡夫都本能地觉得有,是因为正处于无明颠倒大梦中,恰恰需要以此觉者亲证的五蕴皆空的正知见,来唤醒迷梦亲见背后正在做梦的真心。这就是大乘般若经里,佛用世俗凡夫的大白话告诉我们凡夫觉醒成佛的甚深法义,是觉悟成佛的无上法宝、佛母。用的虽然是世俗凡夫语言,表达的恰恰是颠覆凡夫知见的胜义真理。这于世俗、胜义二者,都表达得清晰明确,毫无惑乱之处。

佛说五蕴皆空的般若法义甚深,并不是说佛赋予了凡夫名言“空”这个文字的内含有多复杂玄妙,它就是凡夫可以听懂的共许含义,即空无所有;说甚深,是因为指出了凡夫感觉千真万确的五蕴身心世界,原来全都是本来毕竟(彻底)空无所有,只是一场大梦这一真相!这彻底颠覆了凡夫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

这一彻底颠覆凡夫知见的佛法正见,深到:

如果佛不说,凡夫无论如何都想不到;

即便明确说了,凡夫理解接受起来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以至于悲智圆满的佛陀,也苦口婆心讲了二十二年;

凡夫即便信受此理,也如理如法观修了,若要亲证此理入圣者的真实境界,也需要以此般若空正见为向导广行六度,长期熏修精勤累积资粮,最后突破加行位觉醒登大乘初地才行。

这才是说般若空正见“甚深”的意思!并不是“空”这个文字蕴含了多深的玄义,它就是世俗众生共同界定为“空无”的意思。这就是佛依世俗语言演说胜义真理,必须遵循的规则。如果连凡夫名言定义都搅乱,那连和凡夫正常交流都不可能,那更不能演说胜义谛了。慈悲智慧圆满的佛陀,怎么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显然不会。

佛说五蕴皆空,就是说凡夫五蕴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这也就是整部六百卷大般若经,通篇都在明确的主旨。以此正见熏习观修,就能破无明觉醒轮回大梦度一切苦厄!乃至于等觉菩萨于最后成佛前,入金刚喻定净化最后一丁点五蕴实有见的无明业种子,用的还是五蕴皆空的般若空正见,故般若空正见亦名佛母。

佛并没有和我们可怜的无明凡夫捉迷藏,玩什么玄妙高深套路来绕我们。他化身入世说法的本怀,恰恰是为了让我们无明凡夫快速清晰明确地掌握佛法正见,速速从五蕴实有邪见幻现出的迷梦觉醒,度脱一切冤枉受的苦厄。

相关文章

  • 般若甚深

    佛法般若教法中,“五蕴皆空”的“空”的含义,通俗而言就是“空无、没有、不存在”,这是世间常人共许的含义,并没有什么...

  • 大般若经之何为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何因缘故名为般若波罗蜜多?」 佛告善现:...

  • 密宗

    诸佛甚深密锲咒,凡夫难懂个中意。 身口意念合其性,方能开启般若门。

  • 2018-09-24

    以下是自己的一点点感悟: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按施护译本。世尊在灵鹫山中。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提。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人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当云何修...

  • 般若为佛母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百四十七节录 一 庆喜当知!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

  • 冯达庵:心经广义 第一章 破五蕴 第二节 性相不二

    本章以顿法空五蕴,显观自在菩萨之特殊功能。顿法维何?即径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也。此属妙观察智摄之般若。外照诸相,内照...

  • 同读《金刚经》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唐·武则天《开经偈》 金刚般若波罗...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笔记

    学习资料: 祈竹仁波切,甚深微妙 宗萨钦哲仁波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开示 经文结构 闻法发心 菩提心:为利益众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般若甚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wrfctx.html